第一百四十二章:帝王命格(1 / 3)

燕国陈兵边塞,这一举动,可谓备受瞩目。

首先得到消息的国家,乃是秦国,其次才是赵国。

这完全得益于秦国打探情报能力的手段。

各国的谍报组织,基本都无法与秦国的打更人相提并论。

冠军侯府。

嬴渊得知消息后,连夜派人将燕国的动向告知王上,随后,向朱雀吩咐道:“这几日,咸阳城内要戒严,传我命令,让城内的打更人密切将赵国使团监视起来,先别让郭开得知燕国的事情。”

燕国派出军队,集结在与赵国接壤的边境,这件事情,邯郸方向,肯定会通知郭开。

而一旦通知了郭开,他那边必然有所动作,甚至会率先决定拖延和谈之事,毕竟,在燕国伐赵的情况下和谈,绝对不利于赵国。

既然如此,嬴渊只有先发制人。

他深夜进宫。

与此同时,李斯、王绾、尉缭三人一同迈入章台宫。

待嬴渊到来时,这三人无有例外,皆对其恭敬作揖,“见过冠军侯。”

他亲自将三人搀扶起身,而后看向嬴政,抱拳道:“臣弟拜见王上。”

嬴政摆了摆手,“说说看,此次燕国伐赵,我们要不要凑个热闹?”

这也是为什么嬴渊将全城戒严,想将赵国送消息的人拒之于城外,且派人密切监视郭开的原因。

燕国伐秦,将会是一个绝妙的好机会。

如果运用得当,只怕,此次能够直接攻入赵国邯郸。

毕竟现在李牧已死,廉颇与已经不知所踪的乐乘闹过矛盾之后,也离开了赵国,来到了魏国大梁城。

也就是说,目前的赵国,并无大将可用。

再加上攻打函谷关的时候损兵折将,若是能够把握住此机会,没准能让赵国遭受灭国之灾也说不准。

既然要商议是否攻赵,那么和谈这件事情,还是暂时搁置的好。

一旦让郭开得知燕国的动向以后,他那边要么是回到邯郸御敌,并且可能因此而提前得知秦国的动作;要么,就是抓紧谈判的速度,会干扰秦国即将做出的预判。

既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倒不如提前先不让他知道。

嬴渊再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策略,“回大王,臣弟认为,此刻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其一,囤兵边境,待燕国向赵国发动战争之后,我们可趁虚而入。其二,只囤兵,一边准备打,一边将和谈的利益最大化,同样也趁此机会,收复寿陵等周边十余座城关,此举,便可将发动国战的可能性最小化。”

按照他的想法,到了那个时刻,基本上主动权就全部掌握在秦国的手中了。

可是,这样一来,又要打仗。

而且还是与燕国联合。

自从燕丹归秦,宣布与嬴政决裂,并且在燕国蓟城刺杀嬴渊之后,基本上,秦国就与燕国互不往来了。

这次联合起来攻赵,虽然是迫于形势,但不管怎么说,都让嬴家兄弟心里有些不舒服。

现在就怕燕丹那边在秦国动军之后,会因为彼此之间的仇恨而搞出什么幺蛾子。

嬴政也正思虑这件事情。

燕丹的性格反复无常,乃是伪君子。

和他一起伐赵,在互为默契的程度下还好,倘若一旦联合赵国攻秦,只怕...

想到这里,嬴政开口道:“以寡人来看,现在还不适合伐赵,倒是你说的第二种办法,倒是可以让我大秦在此事中多赚一笔横财,至于全面战争,发动国战,还必须慎之又慎才可。”

他这么说,而不是立即拍板决定,施行第二种方法,其实,心里也是想对赵国发动全面侵略的。

只是怕燕丹会从中生出异样,到时候得不偿失。

现在的秦国,还是需要发展一两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