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幽州,平安市(2 / 2)

书生有种 大明总督 2267 字 2021-10-07

幽州略显匆忙,未曾去过平安市,这次说什么也要去一趟。”苏贤略有向往,对古代的边市充满好奇。

“不如现在就去?”苏贤身后右侧,言大山建议道:“平安市,是与辽通商的边市,内里情况复杂,说不定能发现些什么。”

言大山跃跃欲试,一心想着尽早建功,展现自身价值,在苏贤心中站稳脚跟。

他比谁都着急。

“去!”

话音刚落,苏贤身后左侧的杨芷兰,也忽然发声。

杨芷兰极少主动说话,除非情况非常急迫……

苏贤顿了顿,看了看身后左右两边,紧紧挨着他的杨芷兰与言大山,心里明白过来,笑着摇了摇头,做出决断:

“也好,那我们这就去平安市,且瞧一瞧足有三四个坊那么大的市场,究竟有多复杂。”

“……”

不多时,众人来到传说中的平安市。

它四周修筑有高墙,墙上有人巡逻,墙体还是女墙的型制……这分明就是一座城中之城。

从一座把守极严的城门进入,踏足平安市青石砌成的街面,苏贤感觉果然很不一样,最直观的感受便是——

平安市中好多辽人。

辽人着装与汉人迥异,很容易分辨,他们在市场中四下游走,看起来对周围的事物非常熟悉。

“当年我大梁与辽国和谈,商讨边市选址之地时,曾有过一番争议,有人建议在长城外设立边市。”

众人在街上漫步,四下打量,尤其是言大山,一双眼睛宛若几百瓦的灯泡。

杨芷兰不甘示弱,也眼观六路,一幅要比言大山先发现辽人端倪的模样,只是做的十分隐晦。

周记室继续充当解说人:

“但最后经多方考虑,女皇陛下亲自裁定,将边市建在幽州城中,命名为‘平安市’,寓意和平安定。”

“女皇陛下做此裁决最重要的依据,便是直通幽州城内的‘永济渠’。”

“苏文学你看,那便是大运河了。”

“……”

众人刚好行至一处,随着周记室的指引看去,果然看见一条宽阔的大河,波光粼粼,千帆竞舸,好一片热闹繁忙景象。

苏贤等人走到运河边,倚栏眺望,这等规模给他们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两国通商,互通有无,即便只是一个边市,它的庞大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相比于整个平安市的规模,繁忙的运河却又显得微不足道。

周记室继续解说道:

“平安市规模庞大,永济渠直通市内,筑有三个码头……不过,平安市内大部分都是仓库,类目繁多,真正人潮拥挤的地方其实只有三分之一。”

“仓库?”

苏贤与言大山同时扭头看向周记室,面色微微一动。

杨芷兰见此,眉头轻轻一挑,虽没有说出“仓库”二字,但也扭头看向周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