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来自美国和香江的两封信(1 / 2)

“夏老师,你的信!”邮递员从口袋里拿出两封信。

夏红军赶紧接过来又笑着招呼邮递员歇息下喝口水,对方拒绝说还有好几个村没跑。

邮递员的身影消失在山梁上,夏红军这才拿起两封信,脸上突然露出惊讶的表情,撕开后,随手把信封放在乒乓案上,仔细看着。

刘建文在边上坐着,瞥了一眼放在乒乓案上的信封愣住了:一封是英文写的,另一封是繁体字!

他感到好奇,拿过来仔细看了看:英文信封的落款地址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而繁体字是来自香江中文大学!

都是大学来的信?

难道?

刘建文联想到夏红军刚毕业不久,马上想到一个可能,笑着说:“夏老师,是不是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我要恭喜你了。”

“不是。”没想到夏红军摇摇头。

“是这两所学校邀请我去他们大学讲课。”

什么?!

刘建文彻底惊呆了。

夏红军想了想,还是把两封信递给刘建文,对方急切拿过来仔细看着。

是真的!

哥伦比亚大学大学以校长的名义邀请夏红军来美国,讲座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特别是《诗经》,而香江中文大学则是邀请他来讲座现代诗歌!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夏红军也有些纳闷。

哥大邀请自己去讲《诗经》,估计是自己那本英译《诗经精选》作用,看来在美国影响还不错,从这个角度还能勉强说过去,不过怎么知道自己就在大西北荒凉的山村里?

香江中文大学更是莫名其妙,自己从未和他们联系过!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吧?

只是这时间......哎。

“夏老师,你准备去哪所大学讲座?”李建文又问道。

两封信上邀请讲学时间都在五月初,看来夏红军只能去一所大学,不过现在交通发达,坐飞机也很快,去了一所学校讲完后立刻飞到另一所也是可以的。

李建文脑海里立刻出现一个穿着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手里提着旅行箱文质彬彬的年轻男人,一副学者模样和眼前这个穿着一件老式棉袄的简直判若两人。

没想到夏红军笑着说:“怎么去?五月份学生还要上课,我走了谁教他们?”

“你.....不去?!”李建文再一次被震惊。

出国讲座,这是多少文人知识分子向往的机会,他竟然就这么轻易的拒绝?

“好了,不说这个,咱们接着刚才聊的话题。”夏红军把两封信重新塞回信封放在一边,继续说道。

“刘记者,其实我觉得这里虽然条件艰苦点,但我过的很充实,换一个角度想,人嘛,总要有点不同的经历是不是?我倒是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来边远农村支教,伟人曾经说过:”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觉得放到现在也适用。”

夏红军还在那里絮叨,刘建文已经听不进去。

拒绝两家大学讲座邀请,一心想着学生,难道这境界这情操还不够高吗?

哈哈,新闻里的典型事例终于挖掘到了!

李建文再也顾不得什么,赶紧拿出笔记本奋笔疾书,有些细节得赶紧记下来免得忘了。

夏红军摇摇头,站起来向教室走去,马上就要放学要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等忙完学生,夏红军又出了教室,李建文已经写完,他看到夏红军又问道:“对了,还有一个女生,你的同学呢?”

“喽,她放学回来了。”夏红军指着梁上的一个人影笑着说道。

刘建文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女孩正向这边飞跑过来。

跑的这么快?像个小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