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朕为暴君,顺昌逆亡!(3 / 5)

天魔降临 李古丁 202 字 2021-12-05

万岁,拜见天子。

天子面无表情,示意平身。

又经一系列惯例问对,好不容易沉住气,耐过了大朝冗长前奏的天子,终于按捺不住,首次在朝堂之上,发出了“可”、“允”之外的声音。

“朕有旨意,群臣听旨。禁军总教头倪昆,北疆一战,劳苦功高……”

将倪昆功劳细说一番,天子沉声说道:

“倪卿破敌救驾,功盖当世,纵王公世爵亦不足以酬其大功。朕决意,册封倪卿为大周国师,以慰功臣。众卿……”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此乃乱命,臣等不敢奉诏!”

“国师之位,岂可许给一南荒野人、魔教教主?请陛下收回成命!”

天子话音未落,群臣已经轰然发作,一个个义正辞严,慨然拒旨,要求天子收回乱命。

又有大臣昂首出列,愤然说道:

“数百年前,大周两位所谓国师酿成的大祸,陛下难道忘了吗?那两位邪教国师……”

“朕意已决。”

天子面无表情,心中回想着倪昆对敌时,那种淡漠冷酷、傲慢无情的气势,冷声打断那大臣意图发表的长篇大论:

“今日,朕只是通知众卿一声,从今以后,倪卿就是大周国师,位在百官、勋贵之上。大周国事,皆可参赞,大政方针,皆可制订。”

“请陛下收回成命!”

又一位大臣神情郑重,出列跪拜在地,将官帽摘下,放到一旁,叩首道:

“若陛下一意孤行,臣请告老还乡……”

“准了!”天子面不改色,淡淡说道:“还有谁要告老还乡的?都出来,朕今日一律应允,放你们回家荣养天年!”

这……

群臣面面相觑,先帝在位时,这一招可是挺好使的,一旦有大臣摆出君上若不听劝谏,臣就告老还乡的架势,不想落个“不能纳谏、无容人之量”名声的先帝,势必挽留纳谏,不再固执。

可当今天子……

真的跟先帝完全不一样啊!

她就不介意史书上的名声吗?

要知道,无论官场还是民间,舆情可都是控制在他们这些读书人手上的。

无论想要抹黑谁,根本费不了多大功夫,随便歪歪嘴,写几篇文章,就能让好人变成坏人,圣人变成渣滓,恶棍变成圣贤。

就连将来的史书,也由他们控制。

就算天子亲自修史,他们也可以在家写私人笔记。过个几十上百年,后世寻找“历史真相”的良心文人们,必然会拿着他们的私人笔记做证据,否定天子修订的史书……

总之一句话,得罪了文官,便是预订了青史之上,声名狼藉的下场。

当今天子,难道就完全不顾忌身后名吗?

“陛下三思!世祖皇帝有旨,后世天子,不得再立国师……此乃祖制,不可变更啊!”

有王公颤巍巍出列,苦口婆心规劝。

“立国之初,太祖皇帝的话,就是祖制。”

天子面无表情,冷冷说道:

“四百年前,世祖皇帝的话,又成了新的祖制。可见这祖制,也并非一成不变。当今天下,剧变在即。天道变,人道亦当变,岂可守着四百年前的祖制,抱残守缺,顽固不化?”

“陛下!”那老王公急得须发乱舞,连连跺脚:“陛下一意孤行,不听劝谏,是要做昏君么?陛下可曾想过,青史之上的名声?”

天子冷笑:“需要顾忌青史名声的,是你们。朕自能万岁万岁万万岁,手书青史,何需介意所谓身后名?”

“陛下这是定要一意孤行,视大周祖制,国朝体制如儿戏?”

一个大臣缓缓摘下官帽,须发戟张,双眼赤红,直视天子:

“陛下若不收回成命,臣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