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加油,一起向未来 第203章 极限速度刺激觉醒(1 / 2)

走刃 千里握兵符 2131 字 2021-11-09

乌力罕笑了:“来啊,比一比就知道了。”

三个人去了普通雪道先找一找走刃刻滑的感觉,以求先恢复雪感。

奇萨瓦玛兰科滑雪场是在一个雪山峡谷之中,两侧高耸的山峰覆盖着皑皑白雪,山坡上又长了稠密的针叶林,山风吹动树枝摇曳,不时刮落一蓬蓬的雪雾,煞是好看。

这些树林子把滑雪场隔成了不同的区域,当地人就顺着山势,按照雪道的坡度划分出了绿色、蓝色、红色和黑色等路线。

这三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挑了一条人少的黑标雪道,横冲直闯恣意滑行。

雪道是经过雪猫机压实了的,细密的面条雪赏心悦目,让人远远看去就忍不住想要纵情滑行。

只是很普通的雪坡,没有跳台、没有波浪包,也没有半壁弯道,但是乌力罕在前面一马当先,故意给自己增加难度似的,专门找些雪坑、雪包,借此做出豚跳、压板等动作。

他在微微腾空的时候,腰身弓得很低,手臂总是一张一张的,仿佛飞鸟在呼扇翅膀,实际上却实在努力压低身体,让自己尽量减少腾空时间。

别看这些动作难度都不大,实际上每一个动作他都练习了几千上万遍,形成了肌肉记忆,才能够在每小时6080迈的速度中保持稳定姿态。

为寻求一个又一个障碍物,他必然要在空旷的雪道上大幅度地转弯,刻滑出一个又一个s形的印记。

他做得很认真,就像之前在内蒙古牙克石基地里自己一个人训练时那样沉浸其中,表现无比完美。

李长逸跟在他的身后,而高熵又跟在李长逸的身后,三个人的差距都很小。他们行进路线一致,做着差不多同样的动作,连腾空的高度和姿态都一模一样,若不是三个人的衣服颜色各有不同,肯定有人会一位这是一个人滑出了两道残影。

乌力罕能够感受到李长逸就跟在身后,他知道自己速度还不够快,便持续加速,努力甩开对方。

李长逸咧嘴一笑,模仿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如同跗骨之蛆一样难缠。不过他也感到讶异,因为身后的高熵始终都能跟得上。

要知道他可是养了八个月的伤,几乎没怎么做过体能训练啊。

可能是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乌力罕的后半程减少了对障碍物的“主动碰瓷”,开始长时间地放直板。

长达几公里的雪道,坡顶到坡底的落差几乎200米,就这么放直板下去,会产生持续的加速度,最后能够滑行到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

这个速度已经是极限,再快就刹不住了。

可是只要李长逸还在追,乌力罕就绝不停,眼看着减速坡近在咫尺,李长逸赶紧喊了一声:“够啦!”

他和身后的高熵都是努力控制着滑雪板转向,以连续的搓雪回转来消减速度。

高熵经验老到,看到李长逸朝着左边转,他就朝右边转,避免减速过快造成追尾碰撞。

一个弯道减不掉,他们再换刃朝另一个方向去降速,两个人各自刻画着一个s,在中间相遇的时候,速度已经慢到可以顺便击掌欢呼了。

反观乌力罕却不一样,这小子胆子太大了,居然到了坡底时才减速,利用脚后跟的后刃搓雪,来了个硬刹车。

这个动作非常危险,一旦身体和滑雪板配合不好形成卡刃,他整个人就会被惯性甩出去,倒栽葱插到雪地里。

在那么快的速度下,轻则骨折,重则丧命。

幸好乌力罕控制住了,在眼看着就要冲出减速雪坡撞到一棵大松树时停了下来。

他大口喘息,冷空气刺激着他的心肺,给他剧烈跳动的心脏降温,回望雪坡上滑下来的路径,他感觉难以置信。

李长逸和高熵停在左右两边大约20米开外的地方,各自拄着膝盖喘息。

在他们身后的雪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