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圣驾渡江(第四更求订阅)(2 / 3)

阵地。

最近的臼炮阵地,距离明军城墙不过两百米左右而已。

除了这些臼炮阵地外,保乡军还在一百米到两百米范围内构筑了大量的两百斤短炮的发射阵地,用来靠近部署大量的两百斤短袍。

等到十月二十日,保乡军的大量两百斤的短袍、十八斤臼炮已经全部靠近部署。

同时还填平了部分护城河。

多天的土工作业里,保乡军方面的死伤非常有限,仅有的百余死伤还是在强行填平护城河的时候,遭到明军中近距离反击而导致的。

不过明军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他们都没有大规模上城头进行反击,零星的反击也是分散开来的,让保乡军想要通过密集炮击都找不到目标。

但是这几天下来,尤其是明军派遣兵力上城头尝试反击填护城河的保乡军守备军将士时,再一次遭到了保乡军密集炮火的攻击,预计死伤数百人。

再加上第一天密集炮击时遭到的死伤,守城明军连保乡军的步兵都还没见到呢,就已经死伤了将近千人。

一场攻坚战里,持续了五天时间,结果作为进攻一方的保乡军都挖了这么多壕沟,连护城河都填不少出来,但是只死伤了百余人。

反倒是躲在城墙后头的明军死伤了将近千人,不得不说这在攻城战里是非常少见的。

而导致这一切情况出现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乡军的炮火实在太猛。

几十门臼炮加上几十门轻炮和几十门的野战炮,这总数上百门火炮对着城墙炮击,而明军那边又缺乏相应的反击手段。

被动挨打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巨大的伤亡也就不意外了。

当保乡军基本完成了工事作业的时候,罗志学也亲自率领了一批文武高官乘坐船只抵达了武昌。

他是直接从汉阳城的码头上乘坐船只横跨长江过来的,一路上大楚帝国海军的长江舰队其实还挺担心的,全舰队严阵以待,生怕明军水师残部会冲出来进行拦截,惊扰了圣驾。

但是这一路上明军水师却是没什么动作,从头到尾都没有派遣水师出来拦截。

自从前几天明军水师突围作战失败后,他们就彻底龟缩在码头附近,依托岸边的临时构筑的炮台进行防守作战了。

这几天,实际上保乡军的大批物资都已经开始直接通过船只,从汉阳城渡江运抵江边对岸临时构筑的码头,就近补充各种物资。

罗志学抵达武昌城外后,先召见了李成通为首的第一师、第六守备师、近卫师等各部将领。

在会议上,罗志学肯定了渡江部队的表现,并对若干有功将士当场进行了晋升以及其他赏赐,同时期待接下来的武昌攻坚战里,渡江各部能够继续发扬英勇奋战之精神,早日攻克武昌,把楚北楚南连成一片。

第二天,罗志学亲自前往前线视察,象征性的检查了部分炮兵阵地,战壕,军营的情况,并再一次接见大批中低级军官以及士兵代表。

罗志学的到来,极大的振奋了攻城部队的士气,这也为后续的总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十月二十二日下午,罗志学再一次召开战略会议,商讨最后的攻坚事宜。

“如今已经是初冬了,气温下降的非常快,估计不用多久就会大雪纷飞了,等到下雪的时候再打,那么难度就会增加很多,如果可能的话,还是需要尽快的拿下武昌城。”

罗志学对着下头的一群将领们如此道:“之前朕听了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既考虑到了重甲强攻,也有采取爆发破城的方式,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细致的。”

“这作战计划是做好了,但是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这能不能顺利按照作战计划顺利实施并获得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各部队努力了。”

“作战计划你们也都看到了,还有什么不了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