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河南内讧(三)(1 / 2)

左良玉仍旧在武昌城养病,或许是回光返照,又或许是命不该绝,左良玉奇迹般恢复健康。

他宝刀不老,左梦庚撤回到黄州府,左良玉率领两万武昌兵增援,洪承畴和左良玉也是老相识,左良玉早年间也是和清军血战过的汉子,再一次面对清军,左良玉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耗尽全部精力和清军在麻城进行决战。

洪承畴部队被左良玉拼死一搏,打得连连后退,但仍旧不能彻底击溃清军,此时江西的明军,在总督袁率领下及时过江支援左良玉。

洪承畴部不敌明军进攻,被迫撤回到河南,清军损失并不大,多铎却很生气,下令吴三桂增援洪承畴,却被黄得功残部狙击,黄得功阻击战没有起到效果,却让吴三桂没有及时增援洪承畴。

黄州府清军几乎全军覆没,清军被迫从黄州府撤退,左良玉终于油灯耗尽,在军营里病逝,左良玉病逝后,左军军心大乱,左梦庚没有左良玉有魄力和威望,率领军队撤回到武昌府,守住武昌府这个大本营。

清军占领汝宁府后,和正在进攻南直隶的豪格部遥相呼应,豪格率部从山东进攻,在兖州府击败郑成功留守部队,郑成功主力撤退到徐州。

在徐州组建新的防线,勉强挡住豪格进一步进攻,但是徐州往南是凤阳府和淮安府,这两地分别是刘良佐和刘泽清地盘,两人都希望郑成功顶在前面和清军消耗,调动兵马驻守在徐州南部,逼迫郑成功和清军继续作战。

郑成功早就料到二刘卑鄙无耻,郑家水师终于有用武之地,数十艘战舰浩浩荡荡从福建往连云港开拔,郑成功率领部队向东边突围,一路过关斩将,突围到连云港,率领残部登船,从连云港撤回到福建。

郑成功从海上撤退,刘泽清和刘良佐直接面对清军进攻,豪格就像是下山猛虎,亲率领部队进攻刘良佐驻守的淮安府,清军一路攻城略地,斩首无数,杀得刘良佐部队不敢应战,刘良佐也惧怕清

军继续进攻,私下和清军议和。

豪格秉承多尔衮意思,只要是明军投降,都继续重用,刘良佐没有任何犹豫,率部投降,整个淮安府一夜之间变天,从明军对抗清军堡垒,成为清军前进的跳板。

刘良佐投敌,整个弘光朝廷陷入一片恐慌中,弘光帝不得不下令在外地各部兵马,速速撤回到长江方向,抵挡清军继续南下的步伐。

黄得功刷领残军撤回到应天府,刘泽清却带着部队回到凤阳府,在这里按兵不动,弘光君臣希望长江防线能够挡住清军进攻,可结果让众人大跌眼镜,刘良佐投降后,刘泽清?惧怕清军强大的武力,清军也不遗余力招降刘泽清,表示可以继续带兵。

于是刘泽清在刘良佐投降后,也率部在凤阳府相续投降,两大军镇投降清军,使得弘光朝廷在长江防线直接崩塌,清军马蹄跨过长江,兵临扬州府。

扬州府有数万明军,之前是史可法在此地督师,此时史可法已投奔崇祯朝廷,又因为清军在河南和明军作战,史可法率领部队支援张罗辅和清军作战,没有回到扬州。

此时驻守扬州府明军将领是弘光朝廷权臣马士英,马士英名声不好,朝野之外都是骂声一片,但也绝非鼠辈,率领两万应天府卫所兵入驻扬州城,和扬州城守卫部队坚守城池。

豪格部饮马长江,带着刘良佐,刘泽清等降军,还有数十万清军围攻扬州城,马士英在扬州城督战,数万扬州守军和清军血战半个月,清军未能攻占扬州城。

弘光帝下令将各地兵马速来勤王,可没有地方大员响应,不是道路过于遥远,就是不敢和清军作战,只有各地义军纷纷扛着简陋武器,来支援扬州战役。

豪格没有攻下扬州城,令刘泽清继续围攻扬州城,他率领清军南下烧杀掠夺,攻下滁州,安庆府,庐州府,池州府等大半个南直隶地区,清军在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