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大西军(二)(1 / 5)

艾能奇和叶臣都是久经沙场老将,两人杀伐果断,在战场上调兵遣将,最终还是清军技高一筹,趁着大西军筋疲力尽之际,一波流打崩艾能奇部。

大西军将士被打崩后,顿作鸟兽散,好在李定国及时支援,率领部队从西侧猛攻清军腹部,还没有杀到清军腹部,多铎亲自率领八旗兵前来支援,李定国没有杀入清军腹部,却让叶臣被迫撤回部分军队,艾能奇可以带着部队从容不迫撤退,李定国也率部撤退。

清军没有能够追击大西军,多铎也不生气,今日一战他看到大西军成色,也就是少数精兵带着一群杂牌兵,就和明军一样,都是将领带着家丁,家丁打完了,剩下的军户就是一群破落户,一个冲杀就能够解决战斗。

多铎下令清军向着辰溪县前进,张献忠今日被清军击败,心有不甘,当天夜里,率领部队发动夜袭,清军严阵以待,杀得大西军突袭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张献忠被迫率领部队撤退,此时在后方追击大西军的明军曾英部发起进攻,和孙可望进行惨烈交战,孙可望内政尚可,军事能力较为普通。

面对明军突然袭击,孙可望手忙脚乱,勉强稳住防线,麾下部队被明军不断蚕食,与此同时在辰溪县清军,在鳌拜率领下从城中杀出,城外的大西军在刘文秀率领下和清军交战,清军憋着一股劲想要和多铎会师,大西军死活不让清军突围,两军不可避免又是一场血战。

在这一晚大顺军被明军,清军两线夹击,大西军主力在辰溪县往北十公里地方,和多铎率领清军主力再战,又被打败,张献忠被迫下令全军撤退,他选择撤退路线是往北撤退,目标是岳州,想率军突围到湖广北部,和大顺军汇合。

大西军数十万往北而去,清军在后面穷追不舍,明军也在后面穷追不舍,两军追击到上溪县,明军和清军突然发现对方也在追击大西军,两军都不敢率先发起进攻,尽量避免爆发激烈战斗。

曾英和大西军是生死仇敌,可是和清军也是敌人,他只用片刻时间思考,率先进攻清军,清军被明军这一顿揍,揍得七荤八素,损失数千兵马就撤回去。

多铎得知部队被明军进攻,不顾部下反对,出其意料下令停止反击明军,而是率领部队往南进攻,他要一举攻入巴蜀之地,攻贵州进入成都平原,将明军产粮重地四川攻下。

清军放弃追击大顺军南下进攻贵州,让曾英看不明白,这清军打大西军,打败大西军又要进攻贵州,这不是两线作战吗?

曾英作为明军参将,守土有责,也率领部队撤回到贵州,防御清军进入贵州。

曾英年少成名,打大西军不含糊,打清军也不含糊,率领部队回撤途中,多铎突然一个回马枪,杀得明军打败,曾英部几乎被打得四分五裂,曾英仅率领数百人后撤。

撤退到贵州和湖广交界地带铜仁府防御清军进攻,曾英主力部队基本上被清军消灭,数万清军攻入铜仁府,铜仁府明军多守卫部队,完全不是清军对手,被清军连下数城。

曾英被迫继续后撤,撤退到大万山,在大万山聚拢明军和清军对抗,清军第一次在山地作战,被曾英反击,损失四千余人,暂时放弃进攻大万山,全力进攻铜仁府西部地区,打开清军攻入贵州通道。

曾英战败,四川总督王应熊急令杨展增援曾英。

杨展得令后,率部支援曾英,贵州多山地,明军增援速度还在路上,整个铜仁府被清军攻占,曾英撤退到四州府,清军也进入四州府,曾英不想撤退,决定在四州府和清军死战。

清军进入四州府部队并不多,但打曾英这点人马不费吹灰之力,曾英拔刀上战场,和清军血战,部下几乎被杀光,杨展部增援赶到,一通砍瓜切菜,攻入四州府的清军部队打败,曾英获救后,感恩杨展救命之恩。

杨展今日击败清军,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