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再一次联手(五)(1 / 2)

清军在城内不出战,明军也不胆怯,聆敬阳下令明军在城外扎营,这是赤裸裸瞧不起清军。

哈泰看到明军在城外扎样,眼珠子都直了,这明军也就一万多人,怎么还有勇气在城外扎营,就不怕他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明军军营吗?

因为明军在北侧扎营,让哈泰和部将都以为明军将领都是草包,不需要摄政王百万大军拿下,只要刘良佐大军回来,就可以里外夹击消灭明军。

可不一会儿,哈泰就觉得明军军营布置似乎有些不同寻常,明军并没有包围西平城,而是在西平城北门扎营,明军军营更没有分散,他可以断定明军摆明要和清军野战。

明军很多将领其实也不赞同聆敬阳在西平城北门扎营,明军人数和清军没有优势,和清军野战,胜负也就是五五开。

可就是打败西平城清军,还有其他各地清军,在这里和清军硬拼,显然是不明智。

万里云建议聆敬阳把营地往后退两里地,聆敬阳没有同意,万里云有些不理解,聆敬阳怎么这么自信?

但聆敬阳并不着急,他估摸着大西军已发起进攻,刘良佐部队应该撤不回来,他可以尽情在西平城挑衅清军。

聆敬阳这么有信心,那是因为大西军军事统帅是李定国,他相信以李定国之姿,绝对会率先发起进攻。

李定国没有让他失望,在方小眼往回的途中,李定国不顾孙可望劝说,强行带领七万兵马从南阳府发起进攻,几乎和聆敬阳同时发起进攻,刘良佐几乎是同时在遂平县接到明军,大西军从北,西发起进攻。

刘良佐兵马有四万余人,此时他回援西平城,他辛苦打造的遂平防线就要被大西军突破,可不回援西平城,任由盟军攻破西平城,岂不是在满人那里不讨喜吗?

不等刘良佐进退,李定国大军杀到,刘良佐随访期回援西平城,全心全意驻守遂平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以为他的遂平防线可以挡住大西军进攻,可李定国率军猛攻,一天攻破清军九座军营,大西军只损失数千兵马。

刘良佐顿时失去和大西军作战的勇气,第二天李敏率领两万嫡系部队往西平城撤退。

李定国对清军虾兵蟹将不感兴趣,在刘良佐撤退以后,率领三万精兵追击清军,他很清晰认识汝宁府战局,他在遂平县击败清军,但是聆敬阳却没有必胜把握击败西平城清军,如果让刘良佐撤回到西平县,清军很有可能击败聆敬阳部明军。

那样一来,他在遂平县取得胜利将会大打折扣,也会失去一个盟友,他下令部队轻装前进,一定要抢在清军撤回到平西平县消灭清军。

刘良佐以为他撤回及时,大西军应该还在猛攻他扔在遂平县的杂牌部队,可天亮后,部将告诉他,大西军就在后面追击,刘良佐脸上顿时惊恐,下令部队轻装前进,火炮辎重等全部抛弃,以最快速度撤回到西平城。

大西军也是轻装前进,大西军前锋和清军后军只有三公里距离,两军你追我赶,刘良佐被追得几乎跑断气,在一次短暂休息时,他突然想起大西军为什么要死命追击,不就是想一举攻占西平城吗?

又或是害怕他撤回到西平城,和哈泰小米围攻西平城明军吗?

刘良佐没有任何犹豫,下令部队放弃去西平城,往东北去上蔡县,清军改变行军路线,大西军也放弃追击,全军北上西平城,和明军攻打驻守在西平城清军。

哈泰还不晓得刘良佐抛弃他,还在城内优哉游哉,可一连过去好几天,都没有看到刘良佐影子,这时候他也有些担心流量诊所会不会也遭到大西军进攻,他从军中挑选五百名骑兵,从西门冲出去,去遂平县和刘良佐联系,责令其迅速撤回到西平城。

清军五百精锐清兵胯上战马,从西门冲出去,李如风想率领部队和清军交战,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