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南洋攻略!(1 / 2)

南京城内,欧洲的使节团在大朝会上觐见。

刘易接见了他们的使者,同意欧洲国家在南京城开设大使馆。

至于说通商传教之事,还是之前的要求。

传教不许,通商可以,但若要通商,欧洲人也必须向大汉的商人开放殖民地和本土。

否则的话,一概不许!

双方磋商了良久,最后达成了共识。

大汉向欧洲商人开放大员,琉球,日本,朝鲜等地。

他们西方人也要向大汉开放马尼拉,巴达维亚,马六甲,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

这算是双方为了促进商贸发展,而相互做出的让出。

虽然没向对方开放本土,但殖民地却是相互开放了。

当然,传教的事情照样不许!

一神教代表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和文明体系,刘易是绝对不会允许大汉被他们文化侵略的。

……

另一边,随着征日之战结束,大批的战俘被运送回大汉本土。

女奴被发卖掉,用以充实国库。

男奴则是被运往西安,准备开始修建通往莎车的水泥路。

随着蒸汽机的投入实用,大汉的钢铁产量,水泥产量都在不断的飙升。

其成本和造价都已经开始暴跌,大规模的用做建筑材料,已经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

现在大汉和水泥有关的大基建项目就有好几项。

一是用水泥修通连接各省府的官道主干道。

二是用水泥修缮一遍全天下的水利设,包括黄河大堤,长江大堤。

三是要修通丝绸之路。

四是要用水泥在草原上建城,并且用水泥官道将城与城相连。

水泥的需求量很大,几乎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缺销路!

另一方面则是钢铁的产量。

大汉的钢铁产量逐年攀升,不断的扩产。

尤其是随着蒸汽机车研制成功,要铺设铁轨,所需的钢铁产量就更高了。

现在全大汉境内,到处都在进行着热火朝天的基础设施建设。

刘易没学过什么经济学,想要推动经济发展,他知道的唯有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来扩大内部市场,借此来刺激经济。

他也是这么做的,大汉建国以来,境内的基础设施修建一直都在进行,规模还在不停的扩大。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好修的,轻松的地方,大汉用的都是雇工,要借此来推动经济发展。

危险,要命的地方,则用的是劳改营和奴隶,借此来减少百姓的伤亡。

……

昭武五年八月底,刘易接到了前往祥州的勘探船队返回的消息。

下令召相关人员入京觐见!

与此同时,传令枢密院筹备进攻马尼拉,巴达维亚等南洋地区重要城市的作战计划。

祥州的航路探查清楚了,大汉想要向祥州进行大规模的移民,那南洋就是一个绕不过的点。

如果不能解决南洋的欧洲殖民者,大汉的移民船路上最起码就得沉没一半。

这损失谁也扛不住!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大汉想要向祥州进行大规模移民。

就必须把那些欧洲殖民者全部清理出南洋!

至于说双方刚刚签订合约,达成商贸共识,允许对方在自己国都建立大使馆。

现在就立马开战的话,借口会不会不好找。

刘易就呵呵了,想要开战,还怕找不到借口?

别的不敢说,反正要打西班牙人的借口最好找。

……

马尼拉城!

西班牙在菲律宾的总督府所在,西班牙帝国在东方最大的殖民地,驻扎有西班牙士兵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