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千斤重担(1 / 2)

婉宁 谷香满园 2125 字 2021-11-25

李老公爷回京时,皇上已经启程去了金陵。

杜相带着两个孙子回来,把儿子留在了皇上身边。

跟着回京的还有谢五。

谢家有的是人在朝中为官,不缺谢五一个。

林老夫人自然是跟着宝贝孙子。

不过,万老夫人说,林老夫人看得明白,皇帝不可能迁都。

皇上的任性,谢相最清楚。

林老夫人这些年,早猜透了皇上的心思。

所谓巡幸江南是真的,说要迁都才是假的。

皇上就是想出去玩,不让封禅,逮着机会巡幸江南也好。

周太师的算计,最终会落空,江南不止周邵两家,还有无数士族。

以前他们仰望周,邵两家。

那是因为周家出了太后,邵家有位受人敬仰的国子监祭酒,文渊阁大学士。

瞧着吧!皇上到了江南,天子就在眼前。

周太师也好,邵家也好,谁也别想一家独大,更没可能控制皇上。

皇上只是懒,不是傻子!

谢相对皇上恭敬了一辈子,谁给周太师的胆子,觉得可以算计皇上了。

杜相回京,与李老公爷一起打开宫门,朝中只剩三分之一的官员入朝议政。

没有皇上的大殿,老亲王与沈驸马端坐御阶下,朝会按部就班。

商议北平郡王回京之事,决议把圣旨送去边关,请王爷决断。

商议耕种秋收,恢复经济民生。

计算朝廷能拿出的粮食,预定三个月之内运到边关。

朝上没了皇上,朝廷的决意再没拖延,当日议决,便发出抵报。

边关的战事,丝毫没影响到百姓生计。

皇上出巡后,杜相成功的稳住了西北政局。

初秋的清晨,李文硕护着李三爷,李淳占的棺椁回京。

京城十里外,挂满了白帆,一路进京,家家挂白,全城缟素。

老公爷几次哭晕过去,却说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坚持简办丧事。

李文硕带着儿子,谢五和郑七,一起来给李淳占送行。

常宏建的父亲代儿子,为他的好友送行。

三天丧事结束,李文硕穿上郡王礼服,第一次以王爷的身份,走进了大殿。

如今的朝堂上,各部都有人员留守。

官阶能进大殿议事的,站出来稀稀拉拉,看着极为萧条。

李文硕是有座位的,但他没坐在老亲王身边。

让人把椅子摆在了平时上殿,当值站立的地方。

没有跪拜、山呼万岁的环节,大家很默契的开始议事。

“因皇上出巡,朝中大部分官员随驾,如今六部官员明显不足,是不是增加人手?

若是增加人手,官职要如何安置?”杜相先开口了。

老亲王看向李文硕,“此事我们议过,皇上令北平郡王代为牧守,只有请郡王决断了。”

李文硕想想道:“那就写折子,请皇上那边给个说法。但事有轻重缓急,忙不开就不用等了。

先把人补进来,按从六品主事发放薪俸。”

这种情况在现代也有,借调有能力的来帮忙而已。

杜相点头,这一项有了决意,开始说下一项。

“江南只送回二十船粮草,远远不够军粮补充,国库还有些粮草,但要留下应对天灾。

我估计,江南那边,我们再要粮,也不会有多的了。

周太师传信来,说是各地准备接驾,花费巨大。

行宫需要修缮,又是一笔费用,粮食只能我们想办法。”

沈驸马嗤笑道:“皇上修缮行宫,所需费用出自内务府。

江南接驾的盐商,掏空心思贿赂朝臣,只求在皇上面前露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