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讲武堂(2 / 3)

而求其次,不让让固定的人去教导他们,孙儿的神机营就有一些熟悉战阵,熟悉排兵作战的彪悍老卒,让他们轮流过去教授,正合适!”

找一些低阶武官教他们排兵布阵,就已经足够他们训练了,这件事并不是非得找顶级勋贵不可。

也正是因为教他们的人身份低,学生才不会产生崇拜跟随的心理。

古代,在人中间是有阶级的,一个下面的人,身份低微的人,即便是再有本事,也很难得到上面人的忠心!

最多是提拔任用,想要反过来奉对方为主,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就像水浒传里面的鼓上骚时迁

时迁是水浒世界中性格塑造比较饱满的人物,他的形象虽然猥琐,但是身手敏捷、有勇有谋,从技能上来看,他身怀绝技,会盗墓,会飞檐「壁,更擅侦查。

最重要的是他多次立下功劳,可即便是这样,还是被别人看不起,在一百零八好汉当中排名倒数第二!

这与他的功劳远不相配,只因他的身份问题!

如果要真是让蓝玉或者冯胜、傅友德他们来教导,那些学生一定会对他们敬佩不已无形之中效忠的对象可能就换人了!

这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他们只能够有一個主上,那就是自己!

所以朱允嗵绝不容许任何人获得他们的忠心!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确实是正合适!你倒是很体恤臣子呀

“这都是皇爷爷教导的好,孙儿不敢居功

朱元璋被噎的说不出话来,只好瞪了他一眼,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朱允嗵心中一笑,老狐狸,总是想拿我开涮

朱元璋并没有嘱咐别的,因为他相信凭着自己孙儿的聪慧,自然明白讲武堂的重要,他既然提议让自己担任祭酒,就说明他没有准备让其他人插手!

朱元璋说道:“你昨日私访了?”

“是,孙儿想看看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朝廷的一些政令,有没有切实落下去,听人禀报,总没有自己亲自观看来的实在。”

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说道:“你能明白这一点,这很好,做皇帝的不能被下面的人蒙蔽了眼睛。

还有你弄的登闻鼓,也很好,百姓有了申冤的门路,官府有百姓监督,那些官员才不至于贪图安逸。”

“听说你当了一回县太爷,怎么样,审的什么案件?感觉如何?给咱说说。”

朱允嗵笑着把自己审案的事说了一遍,也说了自己的感受。

“一张状纸,一个案件,在县令的手中就是日常遇到,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可在百姓身上,却是能影响一生,甚至身家性命的大事!

所以如果一个案件处置不当,判罚不公,就会赔上人命,甚至是几个家庭的人命。

“孙儿曾见过一个小案件,有人在街市上与别人起了冲突,二人当街扭打起来,不慎将对方打断了鼻子,按理说应该将他杖责,

可这个人原本腰上就受过伤,如果一顿仗着下去很可能就要了他的命,就算轻一点儿也会让今后难以下床行「,更别说干活了。”

“而他家中贫困,吃了上顿没下顿,老娘两眼昏花卧病在床,妻子怀有身孕,还有一个两岁的幼子,这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人养活。

这一顿杖责看似不重,实则一旦执行下去,他家中五口人全部都要丧命!”

朱允嗵缓了一口气说的:“皇爺爺,幸亏處置此事的官吏有些良心,不能见他们一家老小死亡,因此便报了上来,

最后判定那人向被打的那人诚挚赔礼,并且当着全族的面做了申饬,这才这件处置妥当。

“皇爷爷,如果遇到那些嫌麻烦的小吏,这件事的结果就不会这么圆满了....所以孙儿以为

朱允嗵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