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一碗猪下水(2 / 4)

来了!

“那考题呢?陛下可有示下?”

“陛下还未出题……”

韩克忠顿时傻眼了,陛下不来也属正常,可殿试即将开始,手中却没有考题,这让考生们如何作答?

“任部堂,这个耽误不得啊,没有陛下出题谁敢让考生们作答?也不知从何答起呀!该当如何,还请部堂大人示下!”

任亨泰只好带着他来到一旁,叮嘱在一旁伺候的太监,让他去禀报陛下。

华盖殿里,王忠在门口听了小太监的儿女,便把奉天殿的事禀报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琢磨了一番道:“李福,殿试一般都考什么内容?”

老太监李福躬身回答道:“回禀陛下,殿试一开始考的是策问,文体开始是骈体文,历代皇帝殿试时就时事政事或经义史事,提几个问题,应试贡士须按照骈四骊六对偶工整的句式文体作文。”

“唐中以后,诗赋之风大盛,殿试也改为诗赋,规定韵脚象省试中的试贴诗一样,或五言六韵,或七言八韵,对声韵格律要求很严格。”

“殿试乃是为国选才,考什么诗词!”

朱允熥道:“诗文词句做得再好,也不过文采风流,读的书多,才情好罢了,士子们经过多年寒窗苦读,朝廷选的是官员,

不是吟诗作赋无病呻吟的文人!他们该学些经世致用的东西,朝廷选才也应该选取真正有益于天下的人才!”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朱允熥便吩咐道:“传朕口谕,本次殿试以经世才学为主,只要有益于国家和百姓,不拘泥于财赋、人口、水利、兵事、政事、军伍,

不拘题材,不拘字数,也不管骈四骊六、对偶工整与否,都可言之!传旨去吧!”

“是,奴婢领命……”

李福领了命,便躬身退了出去。

听到皇帝此时不再与众人相见,考生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首次瞻仰君王有许多的礼仪,心里也会有很多的忐忑,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难免让人心绪不宁,也影响发挥。

朱允熥所出的题非常广泛,对于国家朝廷的各个方面,只要是有意的都可以上书进言。

并且不论格式只要言之有物即可。

这也大大的让考生们放开了拘束,可以一展胸中所学。

所以考生们在思索一阵,想好了所写的内容之后便开始挥毫泼墨。

因为殿试试有一天的时间可以书写,并且所写的内容也不用太长,几百上千字即可。

所以哪怕写错了也不要紧,还可以修改之后重新来写,只当做了草稿。

小太监轻手轻巧的穿梭在各位考生之间,悄无声息的给他们加上茶水,期间并不影响他们。

朱允熥就坐在奉天殿后面的华盖殿里,手里拿着大明军政各方面的书籍观看,面前的桌案上还铺着几张地图。

不知不觉日头悬在正当中,已经到了晌午,

朱允熥肚子发空,也有些饿了。

王忠察觉到他的异样,赶紧上前问道:“陛下,晌午了,传膳吧。

朱允熥问道:“考生们都吃什么?”

“回禀陛下,太常寺安排了吃食,已经备下了,陛下不必担心。”

朱允熥道:“去,给朕也拿一份来。”

王忠顿时为难了起来,“陛下……”

因为参加殿试的考生还在答题,不可能给他们准备几个菜,让他们慢悠悠的品尝菜肴好吃好喝,

通常都是木耳、青菜、干菜、肥肉瘦肉做上一大锅,有点类似乱炖和烩菜……

等时间到了,就给每位考生盛上一碗,然后再配上两个烧饼就齐活了。

这样的饭不会凉了,吃的时候热腾腾的,也不需要占用多长时间,所以省时省力,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