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拍灯权(1 / 4)

第二天。

杉树乡政府办公室。

张孟平表情有些古怪地扫了依旧有些气哼哼的杨铸一眼,然后把一叠厚厚的名单递给了面无表情的林可染:“林总监,这是杉树乡范围内有竹笋资源的村子的人员花名册,但凡属于特困户的,我们在后面都有标注。”

林可染拿起一本花名册随便翻了翻,果然见到上面标注着一系列信息;当下点点头。

“这几个村子一共有多少特困户?”林可染翻了两页就没再看下去,而是抬头看向张孟平。

“47个村民小组,一共有972家特困户,合计2081人。”张孟平对这些数据了如指掌,连想都没有想地回答道。

林可染本着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心思,随口说道:

“成,待会我们会给钟主任去个电话,让他走走流程,委托书之类的东西先办着;”

“到时候就麻烦张科员代表我们,跟这些人全部签订竹笋收购协议了……嗯,先签个7年期,最低收购价先定在2元/kg;”

“生效时间嘛,就从竹笋加工厂正式运作之日开始算起;”

虽然早就知道这事会落在自己身上,但林可染张口时,张孟平还是觉得有些热血沸腾;

不过回过神来的他有些不可置信:“林总监,您是说……这2081位村民,全部签约!?”

林可染表情淡淡的:“没错,全部签7年长约!”

嘶~!

张孟平抽了一口凉气,有些犹豫:“林总监,虽然我很感谢你的一片好心,但是两千多人,一年的竹笋采摘量怎么也不会低于6000吨;这个销售方面……会不会压力有些太大了?”

要知道,虽然当地有着“春发筇竹,秋发方竹”的谚语,但实际上但凡春秋两季,杉树乡这边的两种竹笋都会冒出来,只不过是发多发少的问题罢了。

而这边的村民都穷怕了,一旦签了采购合同,届时一定会拼命采摘;至少第一年是绝对不会低于六千吨的;

这么大的产量,张孟平很担心做出来的“清水笋”卖不出去,到时候连带影响下,弄的竹笋加工厂撑不了两年,那可就好事变坏事了。

听到张孟平担忧的语气,林可染隐蔽地扫了一眼杨铸,嘴角翘起一丝略带报复的笑容:“没事,我们自有销售渠道,区区一年六千吨的产量而已,完全不需要担心。”

见到林可染不听劝,张孟平无奈,只能点头答应了。

而一旁托着腮帮子的杨铸瞧见林可染刚才的笑容,不屑地撇了撇嘴,想要小小地报复我一下?

你怕是不知道火锅餐饮渠道的威力吧,区区六千吨,搞定两三家大型的全国连锁店就消化掉了,真要让我为难,你弄个30万吨还差不多!

不过想起了另一件事,杨铸插话进来:“刚才只是收购环节,竹笋厂的建设和招工这块还没敲定。”

“林总监,我的建议是,竹笋加工厂的建设用工这块,从其余没有竹笋资源的村子里抽人;而竹笋厂的招工这块,我觉得可以以细沙河村的村民为主,其余地区的村民为辅。”

张孟平闻言有些诧异:“建设用工这块好说,但是招工这块……细沙河村的村民完全够了吧?”

杨铸丢了个鄙视的眼神过去:“一个年处理量达到六千吨的竹笋加工厂,各种工人的数量起码也是两百上下,就细沙河村的那点人,你觉得真的够了?”

看到杨铸一副不以为意的意思,林可染有些不爽,但正事当前,她也没想着继续刁难下去:“工厂的招工,除了司机、仓储和部分技术岗,其余的都以女性为主。”

看着张孟平隐隐有些不解的表情,林可染没好气地说道:“除了工厂建设项目,接下来的修路、希望小学建设,都需要大量的男性劳动力,你总不能让一群女人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