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断流(2 / 4)

真他娘刺激。

徐凤年他们冲出船舱,看到的就是船仰马翻人坠水的场面。

江面喧闹非凡,许多凤字营兵卒不谙水性,加上礁石突兀,几个浮沉就要溺水身亡。

“救人。”徐凤年一声大喝,正要飞身而出,却被李飞拦住。

“不必这么麻烦。”

李飞上前几步,走到甲板边缘,双手在腹间摊开,往上一抬。

“哗啦”

翻转的大船还来不及沉没,便又重新翻了回来,船上滴水不沾。

而那些落水的士卒战马及水手船工,则是纷纷自水中飞起,尽数落回船上,连坠落江中的兵刃和船上物件都一件不少。

众人齐齐松了口气,他们这一路上,也逐渐对李飞的大能大力有了免疫力。

哪怕面对如此不可思议的手段,也没感觉到多少惊异。

实在是只要发生在李飞身上,无论多不可思议的手段,好像都是再正常不过。

徐凤年看向魏叔阳,问道:“魏爷爷,方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魏叔阳将自己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出。

徐凤年听完若有所思的道:“在青城山上时,姑姑给我讲解了一番,如何破解吴家枯剑的剑法心得。”

“听魏爷爷描述,那青衫文士的手段,有点像吴家剑冢的‘挑山式’,难不成那青衫客就是这一代剑冠吴六鼎?”

李淳罡道:“多半没错了,吴家剑冢出来的,身上有着一股枯剑独有的迂腐味道。”

“只不过这名年轻剑士,走了条吴家剑冢不乐意走的剑道,将来成就要比前几代剑魁更高。”

“前提是他过得了东越剑池和邓太阿那两关,过去了,由指玄入天象便不难,过不去,枯剑就真的只是枯剑。”

李飞哂笑道:“在过东越剑池和邓太阿那两关前,他还是先过了小年这关吧!”

“过不去那两关,他最多是不入天象,过不去小年这关,他恐怕连葬入剑冢都是奢望。”

吴家剑冢家规,吴家后辈不论子女,只许用剑,每一代由一名剑冠游历江湖。

不出世则已,一出世必得剑道魁首,否则生前不得返回吴家,死后不得葬入剑冢。

徐凤年眼中寒芒一闪,吴家剑冢与母亲决裂,甚至因为此事处处针对北凉,还想对他下手,遇上了他自不会手下留情。

从吴素跟随徐骁离开的那天起,吴家剑冢跟北凉就注定是死敌。

原剧情中徐凤年是没那份本事,可如今的他,却完全有能力亲自与吴六鼎一战。

李飞对这个眼里心里只有剑,没有任何亲情可言的势力,也是没有丝毫好感。

虽说原剧情中,吴六鼎最后也参与了拒北关守卫战,但那是他作为一个离阳人应尽的义务。

如今有他没他,根本就无所谓,李飞虽然不会亲自出手杀他,但他若死在徐凤年手中,李飞也乐见其成。

说话间,峒岭峡已近在眼前。

看着前方的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徐凤年下令,让宁峨眉的船到后面去。

吴家剑冠不是他们能应对的,难保那家伙不会又突然窜出来,再给他们一杆。

之前那一下没造成伤亡,除了李飞手段通神外,最重要的是江面平缓宽阔,出水礁石不多。

在那江面狭小,迂回曲折,满布礁石的峒岭峡中,要是大船被掀翻,士卒砸在礁石上瞬间就会毙命,李飞救都来不及救。

徐凤年他们的船到了最前,四艘大船鱼贯而入,一次次与礁石擦身而过,颇为惊心动魄。

好在操船的水手都是老手,终究有惊无险的穿过了峒岭峡。

大船重入大江,视野豁然开朗。

这峒岭峡后,是燕子江、蜀江、沧澜江三江汇流之处,江水由急变缓,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