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贫僧玄奘,请佛祖退位(1 / 4)

二十多年前,大概是玄奘到达天竺国的时候,吕云澄参悟两位岳父的修行感悟,无意间发现了玉帝的隐秘。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凝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对魔鬼的钻研越是渊深,便越容易受到魔鬼的诱惑,进而堕落为魔。

越是参与过那场大战,参与程度越是深厚,自身修为越是渊深,对于未知越是忌惮,那么便越可能堕落。

玉帝看起来一直都很怂,实际上却是当之无愧的三界顶峰强者,先天而生的皇者之气,能够掌控多数力量。

当年那一战,虽然成功封印了魔化女娲,却给玉帝留下了深深地阴影。

玉帝当然明白,任何封印都有解开的时候,而且下一次遇到,当时使用的法门,绝对不可能发挥出效果。

作为三界主宰,玉帝最为厌恶的便是不受掌控的未知,但敌人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只能倾尽全力研究术法。

十年、百年、千年、万年……

越是研究,沉浸的就越深,不知不觉间,玉帝已经完全沉浸其中。

就如同昔年尝试以自身同化那只没有实体的邪魔,当玉帝发现自身受到影响的时候,已经彻底脱离不开。

不过祂毕竟是玉帝,经历两亿多年的磨难才成为三界主宰的绝世大能。

大能有大能的骄傲,祂可以允许自己死在强敌手中,却不能允许自己变成扭曲的怪物,尤其这个怪物曾经还是自己的敌人,那是最大的羞辱。

既然已经脱离不开,那便拼尽最后的理智,在心头留下最终的意识封锁。

所以,玉帝留下一位位带有记忆的老古董,等待后人发觉其中的隐秘。

所以,玉帝最近百万年,变得越来越怂,不像是威压三界的帝王,更像是温温吞吞的老好人。

所以,天庭几位“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自身实力却没有提升太多。

放任吕云澄,放任孙悟空,放任紫薇大帝,放任青华大帝,放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放任哪吒……

一切的一切,不是因为玉帝过度求稳而变得从心,而是昔年存留的最后的理智,人为的在心头束缚了枷锁。

许多人不了解自己,但这绝对不包括玉帝,玉帝非常非常的了解自己。

即便内心已经扭曲入魔,但只要封印还在,只要封印没有解开,便只能是个温吞玉帝,而不是邪魔玉帝。

温吞玉帝会下意识的放任天才,放任一切可能击杀祂、取代祂的天才。

祂希望自己死在某位天才手中,而不是某一日封印自行解开,堕落为扭曲混沌、毫无意识、不成人形的怪物。

这种心思,也是深深隐藏。

否则在求生欲的作用下,封印会自行解开,不可能一直存留。

至于玉帝别的作为,那都是作为玉帝这个神位,应该做出的考虑。

也就是所谓的——顺势而为!

假如一切都是束缚和违逆,那么一定会被发觉,这种顺势而为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稳重,才能长长久久。

一门能够封印自己的修为,干扰自己的精神意志,甚至连求生欲都能蒙蔽的封印神通,吕云澄也没有见过。

而能够在发现不妥之后,直接便以此门神通自我封印,玉帝的心性,也让吕云澄生出了几分敬佩。

至少吕云澄做不到。

虽然吕云澄也不会选择堕魔,但应该是倾尽一切的自斩一刀,用玉石俱焚的方式解决一切,而不是耐心等待。

玉帝偏偏就等待了。

因为祂是玉帝,祂是三界主宰,如果消失了,会引起三界的极大动荡。

等待的后果,便是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名声,然后倒在自己的后手下,可能会身败名裂而死,可谓凄惨至极。

明知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