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辽王出征寸草不生(3 / 4)

了,一个个专业的那是没话说。

而别人问起为何如此专业,自然也都是自豪的说是咱们辽王朱启教的好啊!

其实朱启也是一脸懵逼,他真的没有去教导过这些锦衣卫如何侦查桉件等等。

这都有专人教导,只是这些锦衣卫训练的方法,是根据辽王殿下新发明的练法来训练的。

思想工作,那是绝对过关够硬的。

所以他们对外说是辽王殿下训练的,他们倒也没什么大错。

而这自然也是辽王朱启,先前制定的战略。

先拿下康巴,再拿下安多,然后封锁整个云南。

让北元没有办法支援云南,虽然这个战略大家都知道,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可是辽王朱启呀。

如果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勇闯康巴的话,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把佛宝国师给招安过来。

没有佛保国师投靠大明,自然没有后续的,攻占康巴,青海,让徐达有机会上青藏高原练兵。

如果没有这些的话,还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够拿下高原,封锁云南呢。

如果那种情况下,想要攻下云南的话,就必须要等到击败了北元之后,再抽调兵力去对付云南。

不然北元的力量更加强大,一定会在背后捅刀子的。

而梁王这边胆子比较小,先打北元,再到梁王,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不过现在已经攻守易形了,王保保这边被打的没脾气,边境贸易,也是如火如荼。

那么多的部落首领,都和大明表示自己的忠心。

打仗什么的,恐怕没那么容易能打起来了。

王保保的公信力,也是一落千丈,

正因如此,大明才能够调转方向,先攻打简单的云南,再去打北元,可以这样说,只要拿下云南之后,北元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所以打下云南这一仗,必须要打得漂亮,而且要打得快,不能给北元任何反应的时间。

收复国土自然是一方面,而打给那些草原的贵族们看,则是更重要的方面。

告诉他们,我们大明现在国力昌盛,跟着北元是没有任何前途的,赶紧投靠我们大明才是真理。

那些大臣们足足等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等到朱元章的圣旨。

不过,朱元章并没有选择傅友德,更没有选择冯胜或者沐英。

而是选择了一个让大家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人选,那就是辽王朱启。

皇帝的圣旨,既然已经发下来,自然就没有悔改的余地了。

即便那么多的大臣一头抢地,痛哭不已,但朱元章也是毫不所动。

如果够胆你们这些撞死在大殿上,岂不更加的便捷吗。

不过现在那些大臣们也知道,就算是撞死在大殿上,皇帝也绝对不会改变心意的。

所以这圣旨很快就在专门的士兵的手上,朝着辽东那边送了过去。

因为朱启改良了航海术的原因,大力发展了航海业,造了很多的战船,所以士兵从应天府送信到辽东,不再需要跑大量的路程。

而到了大沽口之后,可以登船前往辽东半岛,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仅仅只是两天的时间,这封圣旨就已经送到了朱启的手里,而朱启拿到圣旨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懵逼。

我这好不容易把边贸和大明钞票的事情稳定下来,现在正在家里摸鱼。

剩下的事情,那些朝廷官员们都能够一一处理了。

没啥事干的时候,却突然让我去带兵打云南?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我朱启,有什么本事,我自己还不知道吗?

这打云南的话,那不是带着大明士兵去送死吗?

虽然朱启现在的军事素养已经好了不少,遇到一些战术也都能够理解。

但理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