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霸气侧露的《讨武曌檄》……求订阅(2 / 3)

可以说。

这首诗哪怕就是初唐所写,但他的风骨亦不输于盛唐。

“好,好一个壮士发冲冠,喜欢骆宾王。”

“这才是真性情,为报效国家,不计个人前程,就是人太耿直了。”

“就是感觉这首诗歌有些悲愤。”

“肯定啊,我一心想报效国家,但却惨遭入狱,自然心情无比的苦闷。”

不过。

骆宾王的坎坷经历并不仅仅是这。

因感于报效朝廷无门,后来也时不时被贬,最终骆宾王弃官出游。

“684年,武则天称帝,李敬业出兵讨伐,闻骆宾王有才学,于是就将骆宾王招募进来,任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

说到这里,众人内心一凉:“杨炯是哥哥加入了讨伐武则天,结果杨烔受到了连累。卢照邻是没有对武则天怎么样,而是讽刺了一下武三思,也被下狱。现在好了,骆宾王更牛逼,直接讨伐起了武则天。”

武则天的经历此时陈凡早就讲过。

虽然武则天不同人有不同人的评价,但武则天能称帝,那可不是这么简单。

后期李敬业讨伐不是失败了吗?

显然。

李敬业都失败了,骆宾王还能有什么好的下场?

不过陈凡暂时没有解释,继续说道:“一般古代讨伐他人的时候,必需出师有名。于是,在讨伐武则天之时,李敬业就让骆宾王起草《讨武曌檄》……”

一边说,陈凡一边念起了这一篇《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上文的意思说的是武则天的生平。

说她原本只是太宗的才人,后来又不顾伦理,竟然与高宗混在了一起。

并且在后来得势之后,残害忠良,杀姐杀兄,杀君毒母,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这首檄文可谓是写得愤然慷慨,言词犀利,将武则天骂得是体无完肤。

不过。

这篇檄文可不仅仅只是骂武则天。

在骂了武则天之后,骆宾王则是希望所有忠君爱国之士跟着一起讨伐武则天,所以,骆宾王又继续写道:“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据称,当时的武则天看到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时,亦是被这篇文章给刺激到了。

随后,当武则天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更是问道,这是谁人所写?

最后得知原来这篇文章竟然是骆宾王写的之后,武则天遗憾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有如此之才,竟然不用,这是宰相之过啊。”

很显然。

这样的一篇檄文,就是被骆宾王讨伐的武则天亦是折服。

当然。

在陈凡念出这一篇《讨武曌檄》之后,一众网友,以及在长安不夜城的游客,亦是全身沸腾起来。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尼玛,有才,太有才了。”

“哈哈哈,原来骂人也能写得这么爽。”

“果然是文章盖世,我现在才知道,才情好的人不只写文章写得好,就是骂人也是骂得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