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我的天,诗还能这样写!!!……(求订阅)(2 / 4)

有些诗。

可能一句话就点名了主旨。

但李白的诗。

他的大气,他的豪放,他的想象力,他的句式,那可是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

一波未停,一波又起。

这也使得整个的诗句表现出一唱三叹,连绵不绝,说不出来的爽快,说不出来的淋漓。

只要闭上眼睛,脑海里面,全都是这篇《蜀道难》。

“这首诗,我服了。”

“我也服了。之前我以为诗魔在诗词艺术这一块可以说是一个巅峰了,没想到,我错了。”

“是啊。我太喜欢白居易了,虽然后面杜甫出来,虽然我也认可杜甫是诗圣。但杜甫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现实主义手法。但在诗词文字艺术性上面,我还是觉得长恨歌与琵琶行稍稍高那么一筹。但现在,我才发现。白居易引以为傲的诗词艺术性,却在李白面前完全的崩塌。”

“这不对怪李白,他是谪仙人啊……”

……

“各位同学,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手法将诗歌的境界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让唐诗不仅仅只局限于艺术表现手法,而是推出了一种新的描写当代,反应现实的题材。”

“这种题材不仅仅让诗的意境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而且从诗歌当中,我们也能与历史相结合,让我们对于当时的年代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某中文系班级群里。

导师此前看完杜甫之后,一时若有所思,将自己的感受发到了群里。

而就在这时。

群里一位学子却是说道:“导师,您快看央视1套。”

“怎么了?”

“央视1套正在直播唐诗何止三百首。”

“我知道……不过暂时我在思考问题,没有时间看。”

“导师,您还是看看吧。因为我们觉得,当诗歌中的艺术性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连诗歌的现实主义也都不会记得。”

……

“同学们,老规矩,今天的晚自习,还是给大家播放《唐诗何止三百首》。”

“这一期讲的是李白,大家一边看,一边自己做好笔记。”

“对了,记得挑一首诗背诵哦。”

老师还是与之前一样,在晚自习的时候,给同学们布置着作业。

只是。

当耳边传来《蜀道难》中一系列的诗句时,老师再也坐不住了,大声的说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的天……同学们,给我背,给我狠狠的背。这首诗,明天一定给我背下来。”

这会儿。

老师的声音已经有一些破音。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央视1套后台。

看着陈凡在舞台上朗诵的《蜀道难》,央视1套所有工作人员已经全部站了起来。

是的。

他们与普通观众一样,

同样被被陈凡这首《蜀道难》给震得脑袋短路。

而如果这个时候你看到央视1套此时的收视率时,那估计这会儿短路还得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15个点。”

“16个点。”

“18个点。”

“20个点……”

央视1套除了新闻联播,除了大年晚会……何时有过如此的收视率啊。

但现在。

《唐诗何止三百首》创造了一个奇迹。

……

只是。

《蜀道难》这一首诗仍没有结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