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出来吧,孙子兵法……(求订阅)(2 / 5)

春秋时期的兵家他们的理念还处于比较理想这一个阶段。

比如春秋时期大家打仗,一般是征服对方,他们的目的只是想称霸,并不想灭国。

可在孙武之后。

受孙武的影响,春秋末期以及到战国,孙武的战略思想已经完全左右了当时整个的时期。

正如他在兵法中所说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意思就是说。

用兵之法,就是诡诈。因此,我们应该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想打你,而又装作不能打你。

吴王觉得孙武的策略非常高明,并采纳了孙武的计策。

孙武先是离间了楚国的附属国桐国,让其背叛了楚国。然后又装作自己没啥实力,不敢攻打楚国的样子,让楚军放下了戒备。而在同年的十月,吴军就在孙武的带领之下,在豫章击败了楚军。

……

“听得热血沸腾。”

“兵家之祖,果然名不凡响。”

“这样的兵法,不说在春秋时期,就算是对于现代的我们,也是非常有指导作用。”

是的。

孙子兵法可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指导思想。

后世任何一个朝代,在带兵打仗的时候,最具有参考价值的,那就是孙武的孙子兵法。

三国时期,曹操最为佩服的就是孙子兵法。

甚至,他还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孙子兵法做了注解。

“但这只是开始。楚国的实力仍很强,吴国只是稍稍打败了楚军。但要完全打败楚军,暂时的吴国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于是孙武再次向吴王献策,现在的吴国应该休养生息,积累力量。另一边,孙武还献策。除了自己这一边积累力量之时,还应该用疲楚之策。”

“陈凡老师,什么是疲楚之策,不会是像郑国渠一样的吧?”

有一位学生举手说道。

这一问,大家却是笑了起来。

当时的郑国渠也是属于疲秦之策,按原意,韩国因为惧怕秦国,于是就想让秦国将整个国家的实力放到修建水利方面上。结果,这疲秦之策没达到,反而郑国渠在修建之后,还大幅度的增加了秦国的实力。

此时陈凡再次说到疲楚之策,众人不由得就想到了郑国渠。

只是陈凡却笑道:“孙武做为兵家之祖,他怎么可能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孙武的疲楚之策,那就是在楚国边境时不时派一些小股部队向楚国发动进攻。但这个进攻并不长,打一下就走。如果楚国不管,那就继续打。如果楚军派大部分前来,那就跑。”

这样的战略思想也在后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比如前世著名的游击战。

“就这样,通过6年的时间,吴国一方面积累了实力,另一方面也让楚国不时因为要防备吴国的入侵,内部消耗也非常大。”

这个时候,又有一位学子提问了:“陈凡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请说。”

“孙武的疲楚之策虽好,但吴国就不怕楚国派大军攻打吴国,将他们消灭掉吗?毕竟按当时的国力,楚国的实力还是比之吴国强的。”

对于此。

陈凡也是点点头。

看来高校的学子思考问题还是比较透彻的。

陈凡说道:“这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当时楚国虽然强大,但也不仅仅只有吴国一个对手。比如在楚国北边的晋国,楚国就一直得提防。当然,还有西边的秦国。虽然秦国后来与楚国结盟了,但到了春秋末期,一众国家的结盟都是利益所然。因为利益,他们可以很快结盟。因为利益,他们的结盟又可以很快就分散。”

“这是其一。其二,吴国有长江天险,他们的水兵非常厉害。如果要进攻吴国的话,那么就要面对吴国的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