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疑云重重(2 / 4)

大炎不良人 鬼缔 5264 字 2022-03-14

一般这样的年轻人,往往都是出自书香门第,或者将门之后。

不是说,看不起那些寒门子弟,或者普通人家的孩子,而是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依靠外力,多读几本书,多见几个人,就能拥有的。

为何很多家族,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其底蕴愈发的深厚?

就是因为他们站的位置很高,看到的东西比一般人多很多,接触的人也比一般人多很多,其眼界比一般人宽,学识也比一般人丰富,毕竟,书本上的东西,只是教人做事,而经验和阅历是教人做人的,做人做事儿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成名的人物,学识和阅历都是缺一不可的。

长辈看待晚辈,除了观其学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看其心性如何,一个人心性不好,就算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依旧不被人喜,而许一凡在这两者上面,都做的很好。

“你的策略很好,不过,战场之事,瞬息万变,此一时彼一时,我们根据你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改动,我说一下,你看看是否合适。”

殷元魁跟许一凡说话的架势,就是家中长辈在跟晚辈讨论某件事一样,要有多和蔼就有多和蔼。

“大帅请。”

殷元魁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之前他们商议的结果,还有做出的决定,详细的跟许一凡说了一遍,许一凡听完之后,时而皱眉,时而舒展眉头。

殷元魁在说完之后,看着许一凡,笑着问道:“贤侄,这么做,可有不妥之处?”

闻听此言,许一凡连忙摇头,笑着说道:“大帅不愧是大帅,所思所想无比周全,并无不妥之处。”

这算是拍了一记马屁,而且拍的无比的赤裸裸,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殷元魁就当没听过,但是,许一凡这么一说,殷元魁却哈哈大笑起来,显然,对于许一凡这记马屁还是很受用的。

许一凡这么说,其实,也不全是拍马屁,许一凡之前留下的策略是兵分两路,看似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他毕竟来西北时间不长,尽管汇集了不少有关西北的情报,但是,人力有时穷,有些东西,他还是给忽略了,比如北宛国这件事。

燕王李刚到底为何有起兵造反的举动,缘由许一凡不清楚,但是,他明白,燕王选择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的,至于他为何起兵,原因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防止他真的造反,或者转投敌国。

按照许一凡之前得到的情报,燕王起兵是肯定的,许一凡以为,燕王会趁着西域联军攻打康城的时候,直接出兵拿下西北三洲,直接陈兵于玉门关。

做好的结果,是玉门关在得知西北三洲被燕王占领之后,第一时间增兵,能够守住玉门关,让中原百姓免收战争之祸;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燕王兵峰势不可挡,以极快的速度拿下西北三洲之后,直接拿下了玉门关,等其拿下玉门关之后,不管是进,还是退,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然而,听殷元魁说,燕王虽然起兵了,可是,他并没有按照许一凡所想的那样,第一时间拿下西北三洲,然后攻打玉门关,他仅仅只占据了庭洲而已。

燕王这么做,看似是造反了,可是,严格来说,他这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造反,如果燕王真的要造反的话,不管其是否攻打玉门关,只要他占据了西北三洲,那殷元魁这十几万的西征军,就彻底的沦为了孤军,还有那数十万的徭役,也会沦为孤魂野鬼。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炎王朝,可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平叛的,能够制衡燕王的十五万大军,也只有殷元魁的西征军,燕王只要占据西北三洲,就完全切断了西征军的退路,这个时候,西征军既要面对西域联军的进攻,还要防止燕王在背后搞偷袭,一着不慎,西征军就会全军覆没。

这是许一凡当初最担心的事情,也是他为何要让西洲刺史封智鑫一定要康城的原因了,运送囚犯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