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四方皆惊(求订)(1 / 3)

我的博浪人生 偷名 3621 字 2022-04-08

2012年6月11号这天在之后被认为是小橙书主宰网络社交时代的开端。

有不少观点认为,网络空间的后来诸多变化也始于这天。

约莫上午十点,网上有大量帖子提到微博平台公知问题。

其中有一篇名为《再提警惕‘公共知识分子’泛滥》被争相转载。

这篇文章引用了最早于04年刊载的日报文章。

笔锋相对辛辣。

文章表示:

网络时代部分善于表达意见的人利用了这种表达权,肆意且毫无规则引导了风向,并自封公知名号,不具备相应素养,空有受教育程度却毫无道德。。

只是自我标榜中立性,看起来一心为公,实则满肚子私利。

认为正是这些人败坏了公知的名声,呼吁有识之士和真正的公知站出来。

还表示:

微博平台有意纵容‘公知’存在,并引导形成言论对立风气,以推高平台流量。

且微博纵容的这些‘公知’表现形式很单一,所谓的针砭时弊只做了一件事情:恬不知耻的代国自我批评,盛赞西方。

认为微博毫无社会意识,负有不可推卸的平台责任。

这篇文章的锋锐程度配合各平台的热点词条,让吃瓜网友们感受到了内里的狠辣。

不少好事网友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看起来应该是小橙书的手笔,还真被很多大佬言中了,这次事关平台生死,小橙书这次想要的不只是商业利益,还想让微博死。”

“上个月初有一些公知跑来小橙书捣乱过,当时就表明所谓的网络公知后面有人豢养,这次微博很难洗干净自己的屁股了。”

“我倒是巴不得这帮所谓的网络公知消失干净。”

“确实,不喜欢用微博就是这种人太多了,上月初那帮所谓公知跑来小橙书时,那种言论调调就能看出来,这帮人满肚子都是生意,什么狗屁东西!”

“就像文章说得那样,针砭时弊只做一件事嘛,这个掌握了一定话语权的群体要是能消失,网络环境也能干净一点。”

“……”

如果是迅哥儿那种能一言一行都能振聋发聩的笔锋,起初可能反而不会有人喜欢,最终会被很多人接受并认同。

但现在网络上盛行的这帮公知,哪有那水平,都是给他们各个爹摇旗呐喊。

就算有些无利益的,也没半点好话。

比后来更常看到的理中客要更不讲事实,毕竟……年代不同,后来信息的畅通,让很多人自以掌握的话语权消失了大半。

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魅力。

从04年就见诸报端的警惕,持续这么多年下来, 一是让人们也意识到了这帮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 二是人们也长大了。

所以, 这篇笔锋辛辣的文章远比想象中要更有冲击力。

但,这还不够。

而且这只是小橙书在舆论层面一应措施的开始。

……

为了尽可能的将这帮在网络空间中占据一定话语权地位网络公知其影响拔除大部分,博浪这边做了很多安排。

不过李泽清楚, 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是无法彻底消灭的。

因为总有傻子。

比如某方那种人,在20年代一次又一次被揭穿真面貌, 也还有一帮又蠢又坏的拥趸。

就在形成声势的同时, 下一步接踵而来。

是一个很简单的安排: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公知最擅长的文字笔锋, 揭开公知背后存在的利益链,以及将西方的真实面貌展示出来。

这个安排里面有温良的一点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