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2 / 3)

铁血小千户 笔讷 3311 字 2022-04-18

怎样,看来畅销那是一定的了,反倒轮到着郑老板上杆子过来央求萧文明了……

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个道理萧文明当然是知道的,长远来看,印书、卖书那是一笔可持久发展的好生意,最好是自己掌握整个流程,至少也不能让一家印书坊大包大捞。

但是萧文明现在根基尚浅,还没有开办印书坊的本钱和经验,况且温伯明的面子他还是要卖的。

于是萧文明假装斟酌了一下说道:“行吧,那看在半松先生的面子,接下来的这两千册书,也交给你来刊印,这下你满意了吧?”

两天之前,还对萧文明的书不屑一顾的郑老板,现在得了首肯,已然是喜上眉梢,忙不迭地回答:“满意了,满意了,当然满意了。多谢萧大人恩典。”

“嗯,你满意了就好。不过我有言在先,我肚子里的好故事还多着呢!远不止这一套《三国演义》而已。将来那些好书,还要不要在你这里刊印,就全看你这回伺候得服帖不服帖了。我的书第一版不是已经赚了两千两银子了吗?我这亲自把钱取回来,要是你给的银子并不足额足两,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有了萧文明这话,郑老板怎敢造次?

他不但足足地给了萧文明两千两雪花银子,更把那些散碎银子换成了成色极好的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子。

看着码放整齐的整整两百个银锭,萧文明已经看傻了,他带过来的几个押运银两临海屯的子弟,更是看得止不住地咽口水。

他们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啊!

然而这两千两白银虽然多,但也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不是吃不光、花不完的,对于这些钱如何使用,萧文明在一路之上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

两千两之中,二百两是要还给姐姐萧文秀的——其中一百两是本金,另外一百两则是利息。

再取出一百两银子,是温伯明的润笔——他画的八张绣像,成了这本《三国演义》的一大卖点,并且还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盗版的问题,一百两的润笔虽然不少,但就其起到的作用而言,也是完全值得的。

再取出其中的五百两银子,则是专门用来加印的——按照之前的成本核算,五百两足足可印一万册,但是萧文明的书现在打开了局面,那就不能再继续粗制滥造了,多少也得提高一下印刷的质量。

于是他同温伯明和郑老板商量了一下,雕版还是用了原来的那些,但是墨和纸都改用质量更好的,这样提高了成本,五百两银子也就够新印五千册书了。

这样利润虽然是降低了,但是数量却上去了,赚的钱一样不少。

再取出大头的一千两银子——这是作为临海屯的军费,先替屯里的子弟兵购置齐全军装和兵器。

当然了,要想真正的练起一支精兵,投入的银子一千两是远远打不住的。

但是万事开头难,这一千两银子至少能起一个好头吧……

至于剩下来的三百两银子,萧文明是要捏在手里亲自掌握的,毕竟他还没有完全搞明白这个大齐朝的套路,留些现银在自己身边应急,还是十分重要的。

除去留在印书坊里的五百两银子和当面交给温伯明的一百两,萧文明还要搬一千四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回临海屯。

一千四百两,那就是一百四十斤,这分量可不轻,体积也不小。并且这年头四处灾荒很多,抱着这么大一笔银子,在路上走难免引起宵小之徒的觊觎。

因此,为防意外发生,萧文明干脆来他个反其道而行之,命令跟着自己过来的十几个临海屯的子弟兵,干脆打起醒目的旗号,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临海屯的千户萧文明运送银子回屯田所,闲杂人等一该退下,否则便以劫掠军饷、以谋反大罪论处,逮住了当头就是一刀,根本就不和你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