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7 顺水推舟(2 / 3)

铁血小千户 笔讷 3240 字 2022-04-18

难道一切又要重蹈覆辙?

皇帝临机将不听话的戴鸾翔和毅亲王从前线换下,换上这个新来的康亲王主持大局,然后康亲王年轻气盛、攻城不利,反而被白炎教抓到可趁之机败为胜,几乎已经被平定了的白炎教重新死灰复燃,一切功亏一篑吗?

野驴岭一战的失败以及其后两年的赋闲在家,如果说对戴鸾翔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的话,那就让他知道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受到了怎样的责难和挤兑,都必须将军权捏在手里,只有继续掌握了军权,才能掌握对局势的绝对掌控力!

就算不得不要因此,需要做一些违背自己内心想法的事情,但又能怎样呢?

至少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何种程度?至少还是受到自己所控制的。

对于这一点,毅亲王也是赞同的。

因此两人互相之间猛使了一阵眼色之后,毅亲王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并且把话说的十分客气:“康亲王果然是皇家之内的少年才俊,要是没有康亲王的提醒,老夫和戴元帅还真悟不到这一点呢!现在康亲王又带了数千大军赶来驰援,现在福州城外已有官军上万之众,而城池围困这么久,城中叛军的士气也已到了最低点,的确是一个攻城的好机会。”

戴鸾翔也附和道:“不假不假,攻城作战最讲究一个瓜熟蒂落。如今万事俱备,只欠最后一击,那就请康亲王率领大军攻城吧,我等愿效全马之劳。”

别说,康亲王这人的自知之明还是有一些的,在初到福州之时就经过了萧文明的一阵敲打之后,康亲王也意识到了:就自己的这点军事才能和率领的军队,在福州城下就根本不够看,更没法指挥得动毅亲王手下好比萧文明的这样一班骄兵悍将……

与其强行把指挥权拿在手里自取其辱,还不如做个顺水推舟的姿态。

“哎!这是哪里话?本王在两位面前不过是个小字辈,哪敢在这里班门弄斧?要不我们看还是按照原来的,由皇叔坐镇,戴元帅中指挥,我等齐心协力,一道把福州城攻下来,也不至于辜负了圣上的期望。”

这番话说的是很漂亮了,并且给足了在

场两位的面子。

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没什么好再多谈的了,打吧,这就攻打福州城吧。

如果按照之前攻打南平和蒲城的经验,官军是要先散布消息,动摇城中守卫的军心,吓得他们四散奔逃,同时打开城门就可以趁虚而入了。

但是攻打福州城肯定是不能这样做的,因为白炎教两个首脑人物在城里的概率不低,要是这样做的话,十有八九会被他们跑掉的。

所以攻打城池的方法就只剩下一个——先封闭出路,再强行攻打下来,不让其中的白炎教徒跑掉任何一个,等打下城池再慢慢鉴别,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现在官军一共聚集了一万多人马,按照毅亲王的说法,兵力是足够的。

但这种“足够”也仅仅是满足了最低要求而已,离做到游刃有余,还差着好大一截,不过勉强够用而已。

但是既然已经下定了攻城的决心,那就必须克服困难、排除万难,不能有半分动摇!

于是两位亲王和戴鸾翔以及萧文明商议下来,制定下了这样的部署。

由康亲王率领所部四千多人作为主力,攻打福州南门;萧文明率领萧家军等苏州府的屯田兵攻打西门;戴鸾翔率领衢州府以及在福建本地招募的人马两千多人攻打东门;而剩余的一千人左右,则由毅亲王统率,在北门这里守候,却并不攻击城墙,只用来围堵从城里跑出来的败军。

这就是围三缺一之计。

攻打城池一定要留出一条逃生的通道,否则守城的人见没有生路,就会顽抗到底;留下一线生机,他们抵抗的意志就会薄弱许多,对攻击的一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