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6 朝政,完全由我把控(2 / 3)

铁血小千户 笔讷 399 字 2023-04-16

上他原本就聪明,也绝非是纸上谈兵之辈。

就算是,那至少也能谈一谈,并且谈得深入,谈出了东西。

萧文明的计划,温伯明好好地过了一遍,就主攻方向而言,的确做到了无可指摘。

山东道,就在江南道以北,只要渡过长江就能抵达,而萧文明的水军实力极强,渡江行动不会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

其次是山东濒临沿海地区,萧文明在海上行动自如,那么多大海船既可以作为掩护,也能作为运输的通道,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并且山东地面是康亲王实力比较薄弱的地区,主要是黑旗军李全的地盘,而李全攻打潼关就算没有什么大的损失,也至少将其主力调离了山东,那么这里防守就会异常薄弱。

外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黑旗军的正统杨妙真同萧文明交好,通过这方面的关系,也有利于培植在山东的势力。

然而虽然有种种有利的条件,可是对于北伐山东,温伯明总有一丝难以言说的焦虑和不安。

萧文明的心情和他也有相似之处,因为他心里明白,中国由古至今统一的王朝总是由北向南成功的,由南向北建立的,数来数去就只有一个大明朝而已,而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从古至今又能有几个呢?

不管怎样,北伐的决定既然已经做下了,那就要不折不扣地实施,要是前怕狼后怕虎,净做一些半吊子的活,往往反而会里外不是人,到头来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

九月初九乃是黄道吉日,萧文明选定了当天,从常州出发北伐。

选定常州作为发兵的,主要还是因为常州就在长江边上,并且还有几座渡口,从渡口顺江而下,正好可以抵达山东,地理位置上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当然了,萧文明也带有挑衅的意味。

之前萧文明和皇帝发生的冲突,就是因常州知府之位而起的,现在我就选在常州誓师北伐,看你皇帝来还是不来。

皇帝总算还是来了,并且脸上看不出半点不悦之色,亲自登坛拜将,封萧文明为信义公拜北伐大将军统领三军,大小军务可以便宜行事。

不管怎么样吧,皇帝的表面功夫做得还是到位的。

那么萧文明也要把表面功夫做足,一脸恭顺的样子,向皇帝叩头告辞,这让观礼的文武群臣,无不心中感动,都觉得君臣内外一心,这一次北伐大业必然能够成功。

殊不知萧文明离开江南,心中也忐忑不安。

他和皇帝其实各怀鬼胎,也就是现在两人面前都有一个同样的对手,一旦这个对手消失,那么恐怕这二人之间的矛盾就要爆发了。

对此,萧文明还特意留了后手。

首先就是让温伯明出山,担任桑淳元空下来的吏部尚书之职,并且跟皇帝说明了,如今大业未成,朝中不应设立宰相,但实际上就是用温伯明来统管整个朝政,就是事实上的宰相。

以温伯明的才华和智慧,担任这个职务,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各种明里暗里的政治斗争,温伯明也能应付自如。

但是也要防着别人下什么狠辣的招式,把温伯明物理消灭了。

于是萧文明特意留下了宋星遥,让她随身保护温伯明,并且萧文明已经把话说铁了:“只要你宋二小姐在,温先生就要在;你宋二小姐不在了,温先生也要在!”

第二条就是让姐姐萧文秀和妻子董婉青,严守临海屯。

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还是其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保证临海屯、临海港以及东山村的绝对安全。

这是萧文明的大本营,也是最后的退路,要是有个闪失,萧文明宁可放弃北伐大业,也要回兵来援。

因此,临海屯要被看管得仿佛铁桶一样,无论朝廷有任何名义,都不许放一兵一卒进入临海屯。

第三条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