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出征!万事俱备、不欠东风(2 / 3)

铁血小千户 笔讷 285 字 2023-06-09

一方搜索敌军以及长途奔袭,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但是这种困难既是对萧文明的同时,也是对戎羌的。

老天爷是公平的,施加在萧文明身上的一切不利条件都会原封不动地施加到戎羌的身上。

萧文明做了最后一次解释:「皇上,冬天进兵,对于我方固然是困难重重,可是戎羌那边也失去了肥美的水草,最倚仗的战马也是瘦弱不堪。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会以为一到冬天我方便无进取之心,必然会放松警惕,便是我大展身手的时机了!亲冒矢石、建功立业是我等的职责,皇上只需坐镇京城、静候佳音就可以了。还请皇上立刻下旨,不要再犹豫了!」

萧文明逼迫皇帝下旨,这是多么熟悉的一段情节,熟悉的皇帝本人都快麻木了……

然而这一次皇帝却想雄起一回,不愿意再当傀儡了。

他正想反驳,却偷眼瞥见一旁的康亲王赵希正在使劲地给他使着眼色,脑袋还轻微地不停点动,似乎是在对皇帝说:「赶紧答应,对咱们有好处。」

皇帝和康亲王这些日子都被萧文明安置在国清寺里。

但是国清寺是皇家寺庙,占地面积很大,萧文明让他们一个住在东院,一个住在西院,又派出得力可靠的手下严加看守,因此他们二人根本就没有交流的机会。

只是如今萧文明成了他们共同的对手,利益再次将他们这两个曾经因为利益而刀兵相见的兄弟重新粘合在了一起。

皇帝看着康亲王的脸色心领神会,态度立刻有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萧爱卿是善于用兵之人,更是我说的第一名将。爱卿觉得时机合适,那朕也愿意共襄盛举。朕这些日子在国清寺中,定会向佛祖祈福,保佑爱卿及我朝的将士旗开得胜。至于出征的诏书,就请温先生起草,颁发天下,自然也就名正言顺。」

皇帝都表态到这种程度了,萧文明自然也不会再继续苦苦相逼,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就请皇帝回国清寺去了。

不能不说,皇帝提出的天气寒冷的提醒还是十分中肯的。

但是萧文明其实也是早有预备,早就已经提前替萧家军以及其他所有出征的弟兄,制作好了御寒的衣物,并且这又是一件全新的发明,只可惜皇帝这些时日全在国清寺里吃素斋,也就没能察觉蛛丝马迹罢了。

和尚不能吃肉,鸡、鸭、鹅自然也在其内。

殊不知前些日子忽然有人高价采购大量的鸭子和肥鹅,以至于这两种家禽的售价比之前都翻了两三倍。

可奇怪的是,这些被收购的鸭、鹅,过不多久之后,便被洗净杀好,重新放了出来,杀出来的肉反而只是采购价的一半……

虽然在萧文明的治理下,百姓的日子比之前好了不少,但是便宜的肉类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

于是京城乃至关中的百姓大量购买鸭肉、鹅肉,美美吃了个饱。

顺带着京城的厨子,也仔细钻研鸭和鹅的烹调手艺,让关中的老鸭汤和烤鹅肉,竟然成为了京城的一道名菜…….

能够一下子哄抬起鸡鸭等并不稀有的商品价格的,举国之内除了萧文明之外,没有人还能有这样的财力。

而萧文明忽然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北伐做准备。

没错,为了解决御寒的问题,萧文明发明了羽绒服。

这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技术,只需要意识到鸭绒和鹅绒出色的保暖能力就可以了,要知道萧文明在临海屯的第一项产业就是纺织厂,只要原料充足,再加上上下游的企业支持配合,即便时间仓促,可是在短时间内造出两三万件羽绒服,也不是什么难度

太大的工作。

并且萧文明在工艺上,也是有所取舍的。

就比如他没有现代化的充绒机,想要靠手工硬在一整件衣服里塞上鸭绒、鹅绒是件十分麻烦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