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虚则实之(2 / 2)

汉明 八无和尚 2056 字 2020-09-07

政的福临,可以迅速控制朝政,填补多尔衮留下的权力空白。

让敌人乱起来,成了吴争最优先的选择。

可让吴争失望的是,不管是多尔博形同自立,还是阿济格欲接替多尔衮的位置等等,虽然引发了清廷一阵子的混乱,但远没有到达内乱的程度。

吴争只能改变策略,敌人不乱,那就逼它乱,引它乱。

战争,有限度的战争,是最容易引发内乱的方式。

当然,这不是决战。

因为决战,只会引起敌人抱团取暖、空前的团结。

只有不间断、持续的局部战争,才能迅速引发敌人内乱。

不管是天灾人祸,再大的灾难临头时,总会产生得利者。

譬如,军火商、走私贩子,还有那些能靠手中权力谋私利者等等。

这些人身后都有一张网,人脉网,网后面还有网。

不断地逼迫这些人,让持续得利者和被害者之者的矛盾,并不断地放大它,内乱就会不可阻挡地产生。

李定邦无缝是个牺牲品,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论罪,李定邦不该死,至少罪不至死。

所以,吴争并没有主动杀他,只是给了他一个暗示。

李定邦听懂了,所以,他选择了自尽。

他,是个功臣。他让吴争,还有李过有了充足的“理由”,上演这一场非常低俗且粗鄙的逼反戏码,纵然李过是被迫的,但,也是自愿的。

无论是吴争还是李过,二人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北伐!

在北伐的大义之下,所有牺牲都是可以接受的,哪怕是失去儿子的性命。

当然,因为吴争的身份地位更高些,让李过无法选择。

反其道而行之。

真作假时假亦真。

计中计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判断对方的立场。

清廷同样有着建新朝的权力混乱,各方势力交错。

凤阳府虽然还是清廷直隶,可被兖州多尔博藩地拦腰截断,这就是最大的矛盾。

而阿济格在多尔衮死后权力迅速膨胀,更让清廷烦忧。

这个时候,只要有外力轻轻地在凤阳府点上那么一手指头,好戏就上演了。

陈胜分析得没错,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将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就看清廷的应对是否正确,内乱引发到何种程度了。

吴争很明白,如果将自己的“构想”,在大将军府诸公面前展露,那会引发许多种不同的意见,大将军府不能产生这种“内耗”,所以吴争先在自己所控制的领域,召开了这个高等级军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