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亡国之兆(1 / 2)

汉明 八无和尚 73 字 2020-12-12

两天之后,率大军而来的阿济格与李定国在商城以西、灌河东岸,狠狠打了一仗。

这一次交手,大西军没有保持住这二年来战无不胜的定律,以伤亡六千多人的代价,仅换得了斩杀清军不足三千人。

一向勇猛、身先士卒的李定国,也被敌军流矢射中左臂。

此战之后,李定国下令固守商城,再无力气出城迎战清军了。

至次日午后,阿济格与孙可望共同完成了对商城东、南、西三面包围,攻城之战一触即发。

留给李定国的选择不多了,要么死战,要么撤退。

一直不肯让建兴朝和北伐军染指河南的李定国,这时终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他在给已经移跸湖广衡阳的永历帝派出信使的同时,另派人向吴争求援,同时,向距离商城最近的庐州建阳卫、京军廖仲平左营和凤阳府池二憨部紧急求援。

……。

此时清廷朝堂,久决不下。

几方人马吵翻了天。

难道他们真不知道局势已经危急到了存亡关头了吗?

当然不是,至少除了福临之外,其它的皆心知肚明。

可他们依旧在争吵个没完,为的,就是抢夺福临后组建的那支新军的统领权。

福临想亲征,原本这没什么可指责的,兖州离京城并不遥远,皇帝亲征,未尝不可。

但这道诏令,愣是被叔王、洪、范等人封驳了回去。

理由很简单,皇帝尊贵,不可轻易出宫门,何况是京城,更何况是战场,刀剑无眼啊。

这一幕很熟悉,从古至今,除了马上得天下的开国皇帝,士大夫们都是这般“苦劝力谏”皇帝的,原因也不复杂,试想,一旦皇帝真正与民、与军同乐,那么太多的事,就瞒不住了。

就象清朝有个皇帝,出宫吃了一回鸡,才明白原来吃一整只鸡才八十多文钱,而不是御膳房帐中所记一百二十两。

既然福临无法亲征,就必须有人统帅大军南下。

这人选怎么来?

谁举荐?

谁有资格举荐?

这就成了清廷朝堂争执不下的原因了。

可以说,对于此时的清廷,掌新军者,掌清廷。

朝堂有三种声音,一是由博洛统帅,他本就是十万新军中健锐、火器两营都统,况且他是宗亲亲王、福临的堂兄,做为新军大将军可谓名正言顺。

可福临横竖不肯答应,也对,原本就安排博洛镇守天津三卫,如果再给博洛两营兵马,这一去,岂不隐隐与朝廷分庭抗礼了吗?

到时福临想收回兵权,博洛不答应怎么办?

朝廷还有财力再编一支新军吗?

另一种声音,那就是加授鳌拜大将军,将新军置于他的麾下防御兖州,鳌拜也是三朝元老,军功赫赫,反正他此时已经在兖州了,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顺理成章嘛。

这个提议很受朝臣追捧,可博洛不答应啊。

博洛为端重亲王,鳌拜虽说有着巴图鲁“满州第一勇士”的称号,可说死也只是个一等侯,让一个亲王屈居一等侯之下,这不可笑嘛?而博洛显然不会放弃健锐、火器两营的兵权。

朝廷若硬来,如今收拢了原多尔衮一派官员的博洛,显然不是好相与的。

最后一种声音,其实是妥协与调和,那就是让福临以亲征的名义遥领大将军,以遏必隆、博洛为副将,各领虎枪营、神机营和健锐、火器营,分别由河南、山东两个方向南下,应对大西军和北伐军的进攻。

这个方案,得到了福临的认可,也让博洛说不出异议来。

可接下来,对这场战争的定性,几方又争执上了。

究竟是决战亦或是以战促和,局部战或国战,这关乎朝政的侧重点究竟是经济为主还是战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