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眼熟(1 / 2)

“耕地?”曹鼐惊掉了下巴,“就算是太祖爷也没有把进士拉到地里干活的,皇上您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朱祁镇将挡在眼前的奏疏落下一寸,露出自己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曹鼐。

“后天就是一个亥日的吉日,快去安排吧。”朱祁镇轻声再说。

曹鼐不再挣扎,行礼之后快步出了紫禁城。

第二天一大早,贡院门口就贴上了榜单,一个个仕子闻讯惊愕的来到贡院门口。

等见到一整面墙,上千人的名单之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还有有点奇怪,不知为何今年的榜单末尾交代明天一早让去礼部报道,让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觉得这次恩科情况有些诡异。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

在场仕子纷纷抱拳互相恭贺,原本高中进士的激动心情,竟被一个榜单冲淡许多,也是有趣。

但也不是没有落榜的,一群人的狂欢,往往就意味着一小撮人的失落。

相比于互相恭贺的仕子们,有数十个人在反复确认后依旧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的仕子,只能围在一起垂头丧气,只觉得自己太过倒霉,连恩科都能落榜。

“兄台你难道也?”

“哎,兄台不也一样?”那人抽头丧气的回了一句,转而反问一句,“耿应呢?他人呢?”

另外一个人朝榜单处努努嘴道:“喏,那不是,人家现在可是进士老爷了……”语气里酸涩无比。

“哎,走吧,咱俩拉着他回来,结果咱俩一个都没中,反倒是他一心回家的上了榜,何其讽刺也。”

“你说这怎么会不中呢?就算我们俩文采再差,总不至于是连恩科都中不了吧?”

“谁说不是呢?哎,你记得不,之前有人告御状,就是乡试犯了避讳丢了举人功名。”

“兄台你的意思是?我们也是如此?”

“走吧走吧,反正也是恩科,中了也没什么出息,不如好好复习考明年正科!”

“那咱还回家吗?盘缠可是都用完了啊。”

“不回啊,不是有进士老爷照应吗?你怕什么?”

耿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回过神来,一看自己的朋友已经走远,赶紧追了过去。

“别走啊!今天我做东,咱们太白楼一聚。”

二月亥日一早,朱祁镇穿戴整齐早早就来到了承天门,今天的御门听政不仅有朝中大臣,还有新科进士,一千多人挤在一起,就算是承天门前也显得有些拥挤。

朱祁镇坐在自己的龙椅上,为今天的行动做了解释。

“朕承继大统以来,未敢忘却太祖教诲,国以民为本,而民以粮为根。

粮在那?粮就在田间地头,是农人身上的血汗凝聚。

今次恩科,是祖宗恩德保佑,朕不敢忘恩,特设此田猎之行,与各位学子共勉!”

“种地?皇上一大早要带我们去种地?”

“当今圣上,真乃圣君也!”

“我家没地啊,这怎么办,到时候不得闹笑话了?万一种不好了,进士功名是不是就没了。”

“这这,这也太草率了吧?不考六艺考种地,真是开了科举先河。”

朱祁镇环顾承天门广场,场中进士神态尽收眼底,皆不相同。

朱祁镇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个想法时自从赵恢提出恩科取士他就已经想好的下一步棋,无论如何也要完美收官,真要是有人不开眼,那就不怪他这个皇帝心狠了。

“吉时已到!”随着钦天监春官一声令下,朱祁镇正式开拔。

先农坛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因为象征农业丰收是皇帝重视农桑的象征,成为了古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