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老子教训儿子(1 / 2)

朱祁镇只好点头,武举明朝虽然远超此前重视,可相比科举来说,依旧是上不了台面,之前还是六年一试。

又因为武官世袭,行伍提拔者多,武举只是作为补充吸收民间人才,选拔的战略人才得不到重用,自然使武举更加远离主流。

他出宫既是为了观察县试情况,更重要的是为武举而来,所以看见了易远才更有一种爱才的想法。

说曹操曹操到,朱祁镇刚问过樊忠,就听外面一阵喧哗,五军都督府派兵亲自送来武举的消息,多少让朱祁镇都有点意外。

这个时候的五军都督府实际的军权已经没剩多少了,不是蒋琬做了武英殿大学士,估计就直接成了养老机构。

这时候派出来一队人马,应该是想宣示自己的存在,顺便增大一些话语权。

这些事是他们内阁中的角力,不是自己亲自出了这趟门,朱祁镇可能也只会在东厂或者锦衣卫的奏报中听见了。

“干什么的这是?”

“不知道,看样子都是五军都督府的兵马啊,他们不是一群公子哥吗?难道是县衙有人招惹他们了?”

“这不是干扰朝廷取士么!”

“别说了别说了,领头的来了。”

就在这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身穿都事官服的官员从人群中站了出来,看面相应该是在军中厮杀升上来的寒门,杀气毕现。

只不过他站出来之后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而是如标枪一样站在那里,目光如电扫视在场众人。

普通仕子被这目光注视之后,都是下意识的低头躲避,不敢直视。

没多大一会,县令从县衙内匆匆而来,虽说现在五军都督府式微,可自己一个选官举人出身,遇见这种天上的衙门,哪能不诚惶诚恐的。

“这位都事大人所来何事?”县令毕竟是正七品比都事高了半级,姿态还是要拿捏一下的。

“奉陛下旨意,特来张榜加开武举,日后成例同科举。”

告知了县令自己的目的之后,都事高举文书大声道:“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

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

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

三场考试合格者量才取用,状元可入五军都督府都事,日后进入军中任职,起步就是副将!”

副将,掌管五千兵马,妥妥的实权人物,权秉可以跟指挥使一比了。

此言一出,人群摇曳,有成绩不好的就起了心思,衙门内瞬间分成了两派。

县令是科举出身,自然更推崇科举,现在又是县试正科筹备报名阶段,这一出搞出来岂不是又要穷兵黩武了?

但这是皇命,有没有办法抗旨,县令脸色有点不好看,不想让这事这么轻易的成了。

“都事,既然是要广喻百姓,县衙这里比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如我找人带您去张贴告示的地方,那里更合适一点。”县令有了计较如此说道,至于去哪,不还是自己人说了算。

哪知那都事一摆手没有说话,直接把放大版的公文在衙门贴了几处,上面还有五军都督府的大印,要不是没有画像,跟通缉令也不差。

燃文

“我们准备的很充分,全城都会有,就不劳知县大人费心了!走!”

一群人来得快去得也快,甲胄铿锵的走出衙门,朝着下一处目标而去。

县令看着衙门墙上、柱子上,甚至连正堂里都贴上的告示,脸色别提多好看了。

被都事这么一搅合,仿佛科举报名都有些降温,一些陪着家人报名的开始围着告示看。

朱祁镇二人也在中间,这个武举选人的办法原本是万历末年未能实行的政策,被他搬到了现在,接不接地气就看接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