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拜师?(1 / 2)

郭桃儿说罢,笑容收敛开始了击鼓打板,伴奏声响。

一旁的候三文和石富宽等人看着郭桃儿轻轻点了点头,就冲这个鼓板之间熟练的配合,到底会不会唱就已经能够摸清楚大概了。

就是郭桃儿这一进入状态的气场,一看就知道是没少下功夫去学的。

大家都安静坐着看,而一旁的郭桃儿也适时开口唱:

“冷雨凄风不可听,乍分离处最伤情。”

“钏松怎担重添病,腰瘦何堪再减容。”

“怕别无端成两地,寻芳除是卜他生。”

“只因为王夫人怒追春囊袋,惹出来宝玉探晴雯。

“痴心的相公啊,他们二人的双感情。”

“唱的不赖呀!”候三文眼神微微一亮,冲一旁的陈欢语低声耳语道。

“确实,不过我觉得郭哥这个嗓子可能唱刘派更合适一些。”陈欢语笑道。

“嗯论嗓子条件确实是。”候三文也是点了点头赞同道。

京韵大鼓的基本流派是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派。

像是郭桃儿唱的这个白派唱腔特点主要是吐字清晰、韵味醇厚,于妩媚中透沧桑。

它在描绘景物和抒发人物忧思之情时,常用平中见奇,温而有变得唱法,恰当地调动了排比句的功能,具有深挚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白派的作品主要以唱才子佳人,情爱之类的题材,最主要的比如说就是红楼梦,白派代表曲目《黛玉焚稿》、《宝玉娶亲》、《探晴雯》都是从这里边来的。

也因此,白牌大鼓演员里女姓比重其实要比另外两派高不少。

而陈欢语说的刘派唱腔高亢有力,慷慨激昂,尤其长于描摹战斗场面,代表作像是《古城会》、《博望坡》、《关黄对刀》、《单刀会》、《刺汤勤》、《游武庙》等,都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感觉。

单从风格上来说,确实和郭桃儿的嗓子条件更搭一些。

一旁郭桃儿还在继续唱:

“面庞儿桃花初放红似火,她那乌云儿这不未冠横簪发乱蓬。”

“小枕儿轻轻斜倚蛮腰儿后,绣鞋儿一双紧靠着炕沿儿扔。”

“柔气儿隐隐噎声把脖项儿堵,她那病身儿这不辗转轻翻说骨节儿疼。”

“猛听得颤巍巍的声音叫声嫂嫂,你把那壶内的茶儿,递给我半盅,我这心里头似个火烘。”

“差不多就会这么多,下面词就不太熟了。”郭桃儿唱罢一段笑呵呵的开口道。

而此时书房里的几位,却是不住的点头

候三文鼓了鼓掌笑道:“唱的确实好,这段是白派创始人白云鹏先生的代表曲目,唱腔可谓是优美哀婉,如泣如诉,真的是表现出了晴雯的愤懑和悲伤。”

“通过你这个学生啊,虽然我没见过你媳妇儿,不过你说的话我绝对相信,她那绝对是个很好的大鼓演员啊。”

郭桃儿笑了笑,随即又想到了什么突然有些感慨道:“是啊她确实是个很好的大鼓演员,可惜啊因为我,真的是把她给耽误了。”

“嗨夫妻一场,有什么可说耽误不耽误的呢,你要是对她有愧疚,以后好好疼他就行了。”

“桃儿你比我强,你看我现在,不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嘛。”候三文潇洒的摊开手自嘲道。

陈欢语喝了一口杯中微凉的茶水,看着候三文调侃道:“三舅您确实是没老婆了,不过孤家寡人可算不上吧?”

“我听说您那身边鲜花不少呀。”

“去去去!!!边玩儿去!!!多喝茶少说话,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劳资的这点底细全被你抖落的一空…………”候三文无语道。

书房里的几人哈哈大笑,而其中笑的最欢快的,却正是候三文的老搭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