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刘备(1 / 3)

陆议十分清楚,以眼下陆家的状态,能够继续保持住,江东四大士族之一的名头,已经是最理想的情况。

如果真的如左慈所言,孙家将坐拥江东八十年时间,那么对于陆家来说,无外乎两个选择。

要么忍气吞声,在孙策的治下战战兢兢做事;要么举全族之力,搬迁到孙策的实力无法企及的地方去。

但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普通百姓,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的话,肯定是不愿意,从已经生活了无数年的熟悉故土,搬迁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

而且天下之大,但各地都有土生土长的世家大族存在,将自己实力辐射范围看的严严实实,时时刻刻都保持警惕心理,其他地方外来的世家大族抢食。

打个比方,江东一带是陆,朱,张,顾等大小士族的地盘,如果突然有北方的士族迁居而来,那么必定就会引起这些士族们的敌视,还会一起联手压制。

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每一个士族的崛起,都代表着需要大量的资源消耗,作为原来的地头蛇们,又怎么会希望后来者,从他们的手中,强硬夺走,原本就为数不多的资源呢?

汉末虽然亦是乱世,战火纷争接连不断,但各地的大小诸侯,仍然都是汉人。

因此各地的士族大家的实力,固然有所损耗,但基本上很少出现,举族搬迁的现象。

除非了真的出现了不可抵抗的因素。

等到西晋末年,北方异族入侵,杀人如麻,穷凶极恶,中原士族惊慌失措之下,纷纷南逃。

就出现了江东原有的士族,和乔迁而来的北方士族争锋,夺取对江东控制权的局面。

甚至由此再次引发,道教中五斗米教,在孙恩卢循等人的率领下,对东晋小朝廷的反扑。

但正是这一次五斗米道的起事抗击,却把道教拖入了深渊。

不管是太平道,还是五斗米道,都是属于道教中顶尖的流派,却先后起兵反抗当权的朝廷。

所以在朝廷看来,道教和自己并非一条心,因此便开始大力打压道教的势力,转而扶植佛教。

东晋之后,不管是南朝,还是北朝,佛教势力一跃而上,远远强盛于道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左慈目光幽幽,想起自己在天机大变前,偶尔窥见的一鳞半爪,忍不住一声轻叹。

对陆绩陆议叔侄两人开口道,“陆家和孙策之间的矛盾极深,但陆家未尝没有缓和的机会。”

陆绩沉默不语。

他和孙策的仇恨自然不可调和,但陆家乃是大族,自己如果一味的流露出,对孙策的怨恨,那么对于陆家而言,很有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但他个性强硬,孙策虽然攻取了整个江东,实力远远胜过陆家,在付出一定的代价,确实可以让陆家消失,这正是陆绩的心中最为担心的事情。

为了陆家的缘故,陆绩可以屈从于孙策;但想要他屈服于孙策,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陆绩转头望了身旁的陆议一眼,恰好此时陆议同样目光转来,两人视线稍一接触,随即便分开。

左慈望着眼前两名少年的举动,低嘿一声道,“刚不可久,陆公纪和孙策的恩怨不可调和。”

“就算你日后出仕于孙策的手下,不管是谁都会觉得十分别扭,甚至还会因为前事,遭遇到不可预测的祸事。”

陆绩陆议叔侄两人闻言点点头,他们两人都十分清楚,只要孙家能够在江东多立足一天,那么陆绩就永无出头之日。

八十年时间,足足三辈人,如果陆家在如此长久的时间里头,都无法出头的话,那是让人何等的绝望。

一旦真出现那样的遭遇,对于陆家来说,可谓是真正的灭顶之灾,注定要从江东顶尖世家的行列中消失。

陆议心中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