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站台(1 / 3)

德芸大师兄 慎思量 275 字 2022-08-19

谁?

郭德强的话犹如在所有人的耳边响了一声炸雷。

少马爷居然来了?

真的假的啊!

熟悉少马爷的人都知道,这一位可是相声圈子里有名的独行侠,无论跟谁都没有太多的来往,完全就是一个异类的存在。

在相声门里,因为地域之别,门户之见,大家相互抱团取暖,拉帮结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连猴山都有个长幼次序,连狼群都有个帮派法则,更何况是人呢。

即便是郭德强这种性子的人,年轻时服过谁?

三进京城尝尽人情冷暖,养成了一个疾恶如仇,睚眦必报的性格,可想在相声行内吃饭,也得找个名头响的靠山。

最后拜在侯三爷的门下,这就是一张重要的身份名片,有了这个身份,才能被相声这个大圈子接纳,这就叫师出有名。

否则哪怕相声说得再好也是边缘人,永远融不进京城相声的圈子,最终沦为所谓的“海清”。

可相声界也有这么一位异类,纵使有一身本领,但却从不在意自己的师承,也无所谓将来能不能进相声宗谱,就是这位少马爷了。

论能耐,谁也不敢在少马爷面前说一句“不服”的。

少马爷的相声,属于那种一张嘴,就知道水平了不得的类型,口风很稳,台风更稳,该撒开的时候也能撒得开,在继承了马老祖活瓷实的优点之外,还有他自己的特点,不仅能来一套京剧武生,还专门开发了唱,白派京韵大鼓也是少马爷的标志性特点。

简单说,少马爷就是在继承了马家相声之外,还有所开创和发挥,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让人敬佩不已的,因此,有些人称少马爷的相声超过他的父亲.马老祖,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不算太过。

少马爷的能耐没的说,可就是性格太怪了,其他同行都忙着广织人脉网的时候,人家过的却是隐居的生活。

退休之后,除了偶尔应邀演出之外,更是很少露面,也不和门里的任何人来往,什么都不在乎。

甚至于,就连门里最重的师承,在少马爷的眼里,也算不上什么。

当年,少马爷入行之后,一炮而红,可却有一个问题,一直是他的父亲.马老祖的一块心病,那就是少马爷的师承问题。

因为马老祖的辈分太大了,以至于全国的相声艺人比少马爷大一辈分的就三个人,一个是天津的郭荣启,一个是福建的陶湘九,马家跟他们都没什么接触,也不太熟,师承问题也就一直没得到解决。

有一次侯大师老马家串门,中午包饺子的时候,侯大师就问起这件事来了,马老祖把情况和侯大师一说。

侯大师当时就表示:好办,我代拉师弟吧。

侯大师承诺带拉师弟,少马爷的师承问题就解决了,在相声界也算有门有户了。

本来挺好的事,可少马爷却不怎么上心,俩人都忙,就把这事给搁下了,少马爷也是该演出演出,把这件事就扔在脑后了,之后少马爷也没和侯大师见过面。

用少马爷自己的话来说:“我这个人自尊心比较强,主动扣人家门,跟人家说我算您徒弟行吗?我做不到这一点,万一人家只不过就是随口一说呢。”

这一下就过了四年,那一年少马爷办专场,曲协安排侯大师去现场观看,这一下少马爷知道两人要见面了,他想起之前在家中的承诺,如果不把这件事给圆了,恐怕见面会尴尬。

于是他就让于世猷问了问侯大师,当年带拉师弟的事情还算不算数。

侯宝林当然记得,他亲口答应的,那绝对忘不了,于是少马爷择了一黄道吉日就“摆知”了。

然而,这场拜师只是名义上解决了师承的问题,解了马老祖的一块心疼,而实际上少马爷根本就和侯大手不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