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躬到地(1 / 7)

祸起宫墙里,夜半惊老僧。

断箭残躯体,鞘中血未凝。

看到眼前浑身是血的武三通,连一向心静如水的一灯大师,一时都难以平静。

此时,在寺庙中随着一灯大师练武的三位皇孙也赶了过来,武三通他们自然也是认识的,这是自己的三师伯。

「师傅,高氏后人突然发动了反叛,他们不仅勾结了乞蓝部和罗磐部的苗人,甚至还有数千吐蕃的军士出现。」

「大理城已经被他们攻占,整个皇宫被付之一炬,陛下和几位年幼的皇子也......也惨死在宫中了——」

「什么?三师伯你说我父皇他驾崩了?」

刚刚二十二岁的段祥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前不久在祖父的帮助下,终于突破到二流境界。

昨日还想着过几天是母妃的寿辰,他想回趟皇宫,给母妃过了四十岁生辰再回来跟祖父学艺。

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回去呢,竟然听到这样的噩耗。

「三通,我儿志祥也算修为有成,即便遇到贼子叛乱,为何连他自己都没能逃出来?」

是啊,大理国君段志祥,好歹也是二流巅峰的高手,武功比不上朱子柳,却比武三通还要强一些,又怎么会死在皇宫里呢?

「师傅所有不知,这次叛乱的贼子,有乞蓝部的苗人,他们擅长毒功,悄无声息的就让皇宫里的人中了毒。」

「弟子闻讯赶去的时候,皇宫里已经是一片火海,弟子闯了几次也没能闯进去。」

「听皇宫的侍卫说,陛下被堵在寝宫里,从头到尾就没有出来过。」

听武三通说到这里,一灯大师反而稳定了心神。

既然大理国都已经被贼军攻占,听这架势至少也要上万的叛军,要不然三千御林军守卫的皇宫,又怎么能轻易被攻占?

「三通、子柳,此地不能久留,收拾一下我们去大理城东三十里处,那里有一个坞堡,如果志祥不死他会到那里去。」

「如果我们三天还没能等到他们,就先撤离到会川府你大师兄那里,派人通知你二师兄务必守好石郡城,将来也好有反攻的机会。」

一灯大师之所以提出到城东三十里处的坞堡,因为他知道在皇宫里,皇帝的寝宫有通向城东的一条密道。

这条密道的存在,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也许今天会派上用场呢。

翻开大理国的历史的,你会发现段氏家族的大理王朝,曾经出现过短暂的断层,这其中有一个名叫「大中」的国家。

将大理国的历史拦腰截断,使得大理国变成了「前大理」和「后大理」时期。

当年,权臣高升泰逼迫前大理国最后一位皇帝段正明禅位出家,自己废除了大理国的国号,改为「大中」国,同时改元为「上治」。

然而,或许是上天不忍心看到大理就此亡国,高升泰在当皇帝的第二年就中了头风,很快就病重不治。….

在临终之前,他召见自己的儿子高泰明,命令他在死后将皇帝之位归还给段家,才有了大理国的延续。

虽然段氏再次掌权,并恢复了大理的国号,实际上对各州府的控制权,已经大大不如从前。

有些地方比如乞蓝部、罗磐部等,只是名义上归大理旗下,实际上却有高度的自治。

而高家虽然让出了皇位,善阐侯的爵位还是保留着,整个善阐府、秀山郡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高家的后人竟再次反叛。

一灯大师、武三通、朱子柳和段祥兴等三位皇孙,带着仅剩的两百多亲卫队,连夜赶往城东的坞堡。

一灯大

师他们在坞堡里等了三天,依然没有等到大理皇帝段志祥,不好的消息却铺天盖地的传来。

整个大理国,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