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1 / 8)

「小义,那后来呢?」

见杜义说得神采飞扬,屋里的几个人,都不忍心打断他,直到他自己说的口干舌燥了,才停了下来。

「后来啊,双方就各自罢兵了,虽然投入的将士并不算太多,但是惨烈的战斗场面却同样的震撼。」

「据说最终的结果,蒙古铁骑活下来的只有六百七十人,还包括两百多轻重伤员。而燕王的护卫军,也战死的五百多名勇士。」

在同等的人数下,五百多人的战死,换了对方两千三百多条性命,绝对是震撼级的表现。

「貼木哥,直接带军龟缩进了瓜州城,这又过去十多天了,双方竟然相安无事。」

说到最后,杜义竟然有些惋惜。

毕竟,他是地道的西夏人,虽然不是党项族,但世代居住在中兴府里,到他这一辈子已经传了二十代了。

据说,他的远祖也是来自于中原,还是隋末曾经的一路反王。

兵败遭难,尚在襁褓中的西夏杜家先祖,被几名忠心的护卫,一路护持到了西夏。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西夏的影子,也没有中兴府,而是叫做灵州。

「没想到,燕王麾下的军队,战力恐怖如斯啊,希望只是燕王护卫军如此,如果连三万「敦武军」也同样的悍勇,恐怕也非大夏的幸事啊。」

「秃鹰」尉迟轩听完,悠悠地说道。

「大师兄,那太上皇交代我们的事情该怎么办?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做那件事?」

一旁的「开碑掌」雷德听到大师兄这样说,忍不住出言问道。

西夏的太上皇李遵顼,让他们到中兴府后,先查明李德旺的死因。

如果真是新皇李睍所为,他们就要拿出太上皇的印信和诏书,通告西夏文武官员,立「银城公主」为女皇,而罢黜新皇李睍的帝位。

至于到底会有多少人响应他们,或是说有没有效果,那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

现在看来,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银城公主」在宋军的护持下,是有绝对的力量,能取得西夏国控制权的。

只是,尉迟轩真的要那样做吗?

首先,李德旺的死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人都死了一个多月了,相信也不会没有人在追查。

既然到现在依旧毫无音信,尉迟轩不觉得凭他们几个,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事情的真相查明白。

如果,就这一件事都要查上个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尉迟轩不知道那样做还有没有意义?

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西夏国还能够撑多久。

其次,太上皇要立「银城公主」为女帝,到底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还是一时脑热,怒于自己儿子的惨死,就什么也不管不顾了?

「银城公主」迟早是要嫁人的,如果不是中兴府内的变乱,不是蒙古人的入侵,「银城公主」恐怕早已安坐在洛阳城的燕王府了。

如果,「银城公主」成了女帝,那她跟大宋燕王的婚事又该怎么办?

难道,太上皇送出了一个银州还不算完,他还想要将整个大夏国,都要通过「银城公主」的手,送到大宋手里吗?

「秃鹰」尉迟轩内心有些纠结。

当时在临安,他没来得及问明白太上皇,甚至也没有深入地跟慕容秋荻沟通一下,就匆匆忙忙地上路了。

这些事情,还是到了中兴府,冷静下来之后他才想到的。

当然,尉迟轩也明白,除非西夏能够自己强大起来,完全具有战胜蒙古人的力量,否则被灭国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是不确定灭亡在谁的手里罢了。

可是,无论是新皇李睍,

还是「银城公主」,貌似都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吧?

「大师兄,我知道你会有些纠结,可是你别忘了,我们师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