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准备过年(1 / 2)

乡村之巨变 温岭人 192 字 2022-12-24

陈扬不怕笑话,坚持给每家送十五斤年糕,和五斤麻糍。

没想到的是,根据最初的反馈,大家纷纷表示好吃。

腊月廿六。

郎所长带着贾南塘还有于鑫,挨家挨户的检查安全和消防。

贾南塘是这条胡同的负责人,于鑫是这个月这条胡同的值班员。

三人在陈扬家里外转了一遍,站在院子,一齐称赞陈扬送的年糕和麻糍,赞得仿佛是山珍海味一般。

陈扬得意,冲着二妹和三妹道:“怎么样?怎么样?你们服不服?”

三妹问道:“大哥,咱家的年糕和麻糍到底为什么好吃?”

陈扬问二妹,“你也不知道?”

二妹道:“我承认好吃,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好吃。”

郎所长道:“小陈,你快说,就不要卖关子了。”

“这第一,现在市面上卖的年糕,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机器做的。机器糕压得太实,嚼起来费劲,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吃着不香。”

“而那些手工年糕,也比不上咱们家的年糕。因为他们做得太马虎,该有的工序都被省掉了。放在捣臼里捣的时候,也不认真,不愿下力气捣。”

“咱们家的年糕,在蒸笼里炊年糕粉的时候,要不断的往里添加冷水。这是最大的窍门,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大家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而咱们的爷爷却能做到。”

“这第二,是因为做年糕的米不一样。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年糕,是用新粳米做的。而且贪图利益,还会加入价格低廉的早稻米。这样的年糕,吃起来就没了那个香味。”

“咱们家的年糕,用的是老粳米,也就是俗称的农垦米。农垦稻是晩稻的一种,产量不高,所以成本比较高。而且咱们爷爷做年糕,从来不掺次米和杂米,做出来的年糕就是一个香。”

“至于咱们家的麻糍,也是一个道理。麻糍的主要成分就是糯米,但街上卖的麻糍,糯米顶多占百分之五十。而咱们爷爷做的年糕,糯米的成分都会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陈扬总结道:“说句实在话吧。不是咱们家的年糕和麻糍多么的好吃,是因为别人的年糕和麻糍不好吃了,才显得咱们家的年糕和麻糍是多么的好吃。”

这话才算实事求是。

贾南塘道:“小陈,说一个正事,也是大事。”

陈扬问道:“过年能有什么大事正事?不就是吃喝玩乐么。”

“咱们这条胡同,六十多户人家,有一个多年不变的老传统。春节期间,要举行一次联欢会,时间定在大年初一。”

陈扬点点头,“入乡随俗。大家都参与,我家肯定不会缺席。”

于鑫道:“参加联欢会的人家,要么出一个节目,要么贡献点土特产。”

陈扬笑着问,“我们家能出什么?节目还是免了吧。只是这米酒和年糕还有麻糍,算不算是土特产呢?”

郎所长笑道:“要的就是你家的米酒和年糕麻糍。”

郎所长的家也在这条胡同,有资格发表意见。

于鑫补弃道:“小陈,你家是新加入的。所以除了贡献土特产,还得出一个节目。”

陈扬为难了,“我们家的人,都没有文艺细胞,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什么都不会啊。”

郎所长帮陈扬出主意,“你有特长啊,小陈。你会武术,随便耍几套,都比他们的唱歌跳舞精彩一百倍。”

陈扬点点头,“也只好这样了。”

贾南塘提醒道:“小陈,记住时间,大年初一上午九点开始,下午五点结束。”

陈扬问道:“诸位,在什么地方啊?”

郎所长道:“我家隔壁,胡同口边上,那里的房子是公家的。房子已被拆掉重建,现在是居委会的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