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规划公共马车路线(2 / 2)

了退。

“我的意思是,我要在书院到凤凰墅的这段路上,设置一条乘车路线,这条路线从书院出发,途径茶山、虾塘、花海、榆林寺,最后到凤凰墅,一共六个站点。”

祝江江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仔细说明,还举了例子。

“就比如说,你在凤凰墅买了房子,中午饿了,自己不想做饭,想吃我家酒楼的饭菜时,你就可以乘坐我的马车去,两个站点一文钱,单线一趟就是三文钱。”

“我收的是你坐马车的钱,不是路过费,你要是走路去,我就收不到你的钱,也就不存在过路费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在这个没有公共交通概念的时代,要解释这么个东西,比她想象中要难。

周凉这么聪明的人,他的理解都是过路费,那别的百姓会怎么想?

“你的站点都是你家的生意,那为何不把兆笙楼也加进去?”周凉好似懂了,所以他才会这么问。

说到这个,祝江江就有点泄气。

“我倒是想啊,可是路线规划到城里,城里人怕是不会同意吧?”

江南镇的百姓虽说对她的产品都挺支持的,但人都是有领地意识的。

她的手伸得太长,有时候是会遭人嫉妒的。

周凉却不以为然,“他们为什么不会同意?只要我点头,城中便无人敢说什么。”

“谢谢你的好意,但还是先别了吧,我自己会凭实力让城里人接受的。”周凉的官位是有她一份功劳没错,但她也不能因此害了他。

而且,他需要城里所有百姓的支持,而不是她一个人的支持就够了。

祝江江顺利的拿到了周凉给她开的文书,她的路线可以开始进行规划。

这段路还是朝廷的,但路旁的候车亭和其一切使用权,都归她所有。

在这个候车亭里,她可以有点自己的想法。

“祝姐姐,有你的信。”

祝江江刚下课,申敏就给她递来一封信,“是边关寄来的。”

听到是裴祭寄来的信,她赶紧抢了过来,胡乱撕开信封。

快速扫了一眼,没看到信中有什么不好的字眼之后,祝江江才松了口气,慢慢阅读起来。

裴祭给她来信,告诉她,他已经到边关了。

只是情况未明,还需要多留些时日,等情况明朗了,他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让她别担心。

信上关于战事的事情一字未提,看来边关还算稳定,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糟糕。

如此,祝江江就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