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处理张浚(2 / 2)

算何铸的渎职,枢密院的指挥没有错,错在前面那两个蠢货打输了而已。

所以孙权也只能采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来处理何铸。

至于处理张浚,他找的借口是因为赵璩的事情,而非吃了败仗,这就是孙权对于宋人大臣的妥协。

在某些方面,这是一种仁德。如果在过去的东吴,他肯定让张浚知道另外一种方面的“仁”,那就是一剑将一个人砍成两半的那个“仁”。

孙权的所作所为只能到此为止了,毕竟他不能将朝堂上的所有人全部都干掉,他又不会什么秘法,可以将自己过去的群臣召唤过来帮忙,他所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毕竟这些人已经是大宋最为精英的一批人了。

孙权又在扬州待了很久,因为他知道,一旦他回到临安之后,势必会陷入权力的象征之中,让临安这些人自己先分出胜负,好好冷静冷静才是他应该做的。

同时,他的这个做法也是在补偿秦桧,毕竟何铸还是分了秦桧的权,这样的做法对于秦桧也是一种伤害,所以在其他方面要给予秦桧足够的补偿,他不插手临安的事务就是给了秦桧足够大的权力寻租的空间。

孙权在扬州一直等到了秦桧写了奏章让他回去,他知道秦桧一定又一次将朝政给理顺,他并不担心秦桧做的有些过火,在他的眼中秦桧是有很大的私心,但是秦桧比很多人都懂得一件事情,那就是注意分寸。

他知道秦桧不会越过雷池一步。

和他预计的一样,等孙权回到了临安的时候,他就收到了秦桧的奏章,在奏章中,秦桧报告了现在赵瑗正在做的事情,然后一句话也没有多说。

他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简单提醒一下孙权不要忘记处理赵瑗的事情了,但是他又不能直接了当的说,因为他知道雷池,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发言的权力。

除非陛下直接了当的问他一件,不然他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

现在所有大臣的关注点都在赵瑗身上,毕竟事关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