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初唐四杰各展风华(1 / 2)

闻言,李世民也是笑着点点头。

李世民目光投向殿外,俯视着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的万家欢庆:“时值大唐宫夜宴,宾客使臣,欢聚于此,长安城内,有万家灯火。”

“如此热闹的场景,朕心慰矣,既然如此,那就以大唐气象为题。”

“汝等可写所见一切之景,一切之物,不限诗词歌赋!”

以大唐气象为题!

赢长歌微微眯眼,脑海中,已经开始疯狂翻阅自己以前读过的描写大唐的诗句。

检测到宿主搜索信息,滴,已为宿主挑选符合题意诗篇!

就在这时,系统也是陡然出声。

一道道信息在赢长歌的脑海中浮现。

大致阅读一遍,赢长歌的嘴角,已经挂起了几分笑容。

五人都是沉吟许久,不久之后,杨炯振衣而起,立即道:“陛下,臣有诗词送上。”

“你就想出来了?”李世民都有些吃惊,他刚出选题,杨炯就想出了诗词?

“大唐气象,臣耗尽三江之水也不能描绘,但臣先前早在家中构思好了一首诗词,或可描绘一二。”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突厥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秦唐结盟,乃是解决我大唐突厥之患,臣虽一书生,但也有杀敌报国之意!”

当杨炯豪迈念完了自己的诗词,大唐群臣有些无语。

敢情杨炯第一个出头,是抖机灵,专门向李世民抒发自己的志向。

李世民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摇头,不过杨炯的目的很成功,让李世民记住了他。

“你诗词与选题不符,但志向可嘉,赏千金!”

李世民对杨炯说完封赏后,卢照邻接着走了出来,道:“陛下,臣想到了诗词。”

“好,你便来说说你的!”李世民欣然看向卢照邻。

“炎图丧宝,黄历开璿。祖武类帝,宗文配天。”

“玉銮垂日,翠华陵烟。东云干吕,南风入弦。”

“山称万岁,河庆千年。金绳永结,璧丽长悬。”

“臣以为大唐之气象,皆系陛下一人,只有陛下尚在,我大唐气象永存!”

当卢照邻将自己诗词轻声念出,大唐群臣纷纷点头。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出一篇词句工整,文采不俗,且有大唐气象的诗词,卢照邻确实称得上是文采斐然。

只是长孙无忌微微皱眉,虽说卢照邻的诗句的确不错,但是卢照邻此篇诗词,斧凿应试痕迹太重,有吹捧李世民之嫌,很难称得上是绝佳名篇。

换作是换作其他皇帝,或许会喜不自胜,可李世民是以人为镜,可知得失的帝皇,不会喜欢这样吹捧的诗词。

而且若是这四人,都是这个水平的话,恐怕,很有可能会被赢长歌压上一头啊。

果然,李世民只是轻点了点头,目光看向骆宾王,王勃以及赢长歌三人。

“此诗文不错,可赏赐千金,尔等现在可想出了诗词?”

“回禀陛下,我已经想到诗词!”

骆宾王向前走出几步,来到大殿中央,虽身穿一身单薄寒衣,可身上却有藏不住得昂扬傲气。

众多大臣眼前一亮,连李世民都抱有期待。

王杨卢骆大唐四位英杰中,其实论文采真正的排名,骆宾王足可与王勃一较高下,可他是寒门出身,没有势力鼓吹,才排到最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后世名篇《帝京篇》被骆宾王朗诵而出,仅仅开篇四句,就有一股磅礴大气滚滚而来!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