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传道受业,意外拜师(2)(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9 字 2022-08-22

见到二人前来,王老板给他们介绍道:“麦总,这位就是海辉商行的老板,陈海辉陈总。这位是麦总,浸过洋水回来的,好厉害的啊。这个靓女叫林小麦,是麦总的助理,自己家里也三代经营饮食的了,别看她年轻,是个看起来很嫩的老行家。”

三言两语地介绍完,麦希明上前去交换名片,相互自我介绍,陈海辉微微躬身双手接过了麦希明的名片,也把自己的名片拿了出来,递给麦希明:“麦总客气了,叫我阿辉好了。两位请进里面,喝茶。”

他带着三人进了海辉商行,只见墙上货架上,展示着大大小小的海货,气味浓郁。走到离树根茶盘最近的货架前,林小麦一眼看到了玻璃柜子里几张黑黢黢的厚实鱼皮,脱口而出:“哇,这几张干鲛皮,怕是得超过十五年陈了吧?”

“哈哈”,陈海辉乐了,说,“靓女的眼力真好啊!这几张老鱼皮是我爷爷祝我正式领身份证那年送给我的。不多不少,过了今年六月,就是它们十六岁生日。”

听他这么说,林小麦顾不上矜持了,转身细细研究起来,眼睛都快要钻进那鲛皮上去了:“厉害了……这已经不是煲汤吊味的材料,而是良药了啊!干鲛皮赛大花胶,治老胃病一绝的……”

麦希明问道:“陈总,这鱼皮也能放十几年么?不会腐烂什么的……还能吃?”

陈海辉说:“叫我阿辉……说到这种海味干货,只要制作得法,保存得当,当然可以保存长久。十几年还算短的,某个大酒楼里如今还保存着一块将近百年的天九翅咧……别看这几块干鲛皮不大,却是我的镇店之宝。它们离水的时候刚好八斤八两,杀鱼取肉制好之后,这些年每年大年初一都还得放在米缸里凑一凑米气,越发的干爽轻身,曾经有老板一眼看中想要出大价钱买,我都不舍得卖掉……”这候bxx章汜

众人啧啧赞叹声中,麦希明挠了挠下巴,说:“这干鲛皮既有时间沉淀,又有纪念意义,还有药用价值,那是珍贵得很。不过我个人倒是认为,物尽其用,一个物件儿得发挥了作用,才算是体现出来它的价值。就打个比方说……许多珍贵的文物原本被藏在私人收藏家手里,终其一生也难以见几次天日,纵使价值连城终究无趣。倒不如捐献给博物馆,展览给所有游客欣赏,才对得起人类文明瑰宝的称呼……”强牺读牺

陈海辉一拍巴掌,高声道:“是这么个道理没错!可是……谁不知道阿妈是女人,得找到会使用得法的高手厨师来用我这几块宝贝,我才算心甘情愿啊!”

大家这么一聊,原本还隔着的三分生疏也都没有了,有说有笑地来到树根茶盘桌旁,陈海辉倒了一壶山泉水进有机玻璃电水壶中,壶内干干净净不见半点水垢。拆开一个已然有些发黄的纸包,取了摩挲得光滑发亮透着三分玉质底子的红木茶荷轻轻敲碎散发陈香的茶饼……

先是关公巡城,后是韩信点兵,茶过三巡,王老板略带几分得意地对陈海辉说:“阿辉,你看看,我没有介绍错人吧?麦总和林小姐,都是闻多见广,知味晓吃的识家。林小姐和我侄子大洋是同学,刚才来到我店里,指名道姓要吃九门鱼卷。我就知道她不简单了……他们想要来找靓干鲛皮,你有什么压仓底的好货,别藏着掖着,都拿出来亮一下相!他们时间不多,坐一会儿就要去鱼码头看鲜货了!”

微微惊讶地再看了麦希明一眼,见麦希明落落大方地点了点头,陈海辉道:“不知道麦总是做哪一行的?”

麦希明就跟他们介绍了公司业务范围,言谈之间很是简明扼要。林小麦在旁边见缝插针地做一些补充,二人之间配合已颇为默契。末了,麦希明看着听入了神的王老板和陈海辉说:“目前我们重点是抓传统早餐整合加入的项目,除了手艺、工具,还必须要有好的原材料。只是我们运气方面似乎稍有欠缺,就是这一道干鲛皮,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