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独门配方,人人都懂(1)(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8 字 2022-08-22

伸长脖子看了一眼砂锅里的粥,程子华轻轻叹了一句:“明弘治皇帝做得不怎么样,最欣赏他是烧制出了‘鸡油黄’来。但是我总觉得所谓的鸡油黄和鸡油差太远,今天才算是见到了……”

耍开了绵软无形柔力绵绵的手势把浮在粥面上的那层鸡油晃开,钊叔微笑着说:“靓仔真会说话……阿叔我就不大懂这些斯文东西了。不过说到做鸡,这条街没有人比得过我!”

林佳茵嘴角抽了抽,咯咯一笑,“钊叔你怎么这样说话的……”

林小麦忙拽了拽她,自己也忍不住笑。

又是好笑又是尴尬,麦希明的脸竟涨起一抹娇羞,说:“钊叔,你用的什么品种的鸡?以及是怎么煮的?”

钊叔浑然不觉,爽朗地介绍道:“用一百天的小母鸡,不能下过蛋的。送过来之前,用炒过油的谷子喂三天催肥。出来的鸡油就靓啰。除此之外,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诀窍了,只不过是煲足了火候,放足了料,用的肥仔米一直都是从东北五常过来的……”

麦希明笑了笑说:“那又说整条街没人比你会做鸡?”

钊叔挺起胸膛大声道:“当然啦!你以为看鸡不用眼力啊!一只鸡是肥是瘦,是不是快要下蛋,炸起毛来是想要发春还是想要打架,要一眼看出来。人如果喜欢发脾气,一定老得快不好看;鸡如果喜欢打架互啄,肉一定发紧不好吃!我说的!”

鸡粥绵软香甜,顺着舌底滑下去,带着几许咸鲜。程子华用勺子沉底一捞,说:“还放了干贝和蚬肉,难怪鲜美。不放姜不放陈皮,却是不腥。”

钊叔笑道:“当然是放了的。只不过生姜久煮发苦还变酸。这是二滚粥,大煲成粥底,分到砂锅中再煮绵软。在转到砂锅的途中已经把生姜拿掉了。”

粥很烫,要吹过了方可入口,尽管如此林佳茵还是一鼓作气吃了一碗,吃完之后还意犹未尽地舔嘴唇:“现在外面好多卖粥的店,都是用高压锅加快速度压出粥底,钊叔还是坚持每天明炉大锅熬煮粥底,再分装到砂锅里加料煮。他的配方人人都懂,可能够真的不打折扣地做到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钊叔被她夸得眉开眼笑的,笑呵呵地说:“好啦,少拍马屁了。不是说了送你们一碟点心么,新出空气青团啊,包你喜欢吃。你们慢慢聊,我不打扰你们了。”

林小麦有礼貌地说:“钊叔您忙。”

她们俩在跟钊叔聊天,程子华和麦希明聊了一会儿公司的事儿,眼瞅着明炉灶头上火光再起,注意力就被吸引了过去。麦希明咬着王老吉吸管口,眯着眼睛盯着那炒菜师傅说:“那师傅十几秒就兜炒出一个青菜,打荷师傅也是配合得默契无比,这个出菜速度,十分钟之内就能够出一桌菜……再加上客人爆满,一晚上翻三四翻台的话,简直就是印钞机啊……”

程子华说:“关键是味道要好。一般而言,客人多,原材料周转快……可以保证新鲜食材的。刚才我吃到的鸡肉就很新鲜。你知道我想起了什么吗?”

麦希明微笑起来说:“似乎我和你一起吃鸡肉粥的次数屈指可数……难道是大学那会儿的暑假,我给你弄那锅急就章的玩意儿?”

很是正经地板起了脸,程子华说:“可不就是那次。那次我中了一注小奖,请大家去埃及玩。飞机一落地,时差外加休息不好,所有人都中暑了,躺在酒店动弹不得。你小子消失了半天,回来就带了一锅鲜美的鸡粥,还有一小碟的腌红海藻,在食不下咽,闻到肉味儿就想要吐的当口,真的是救了我一命。”

麦希明陷入回忆中,说:“那次的也是正宗土鸡呢。我联系了当地中餐馆,借用了他们的炉灶临时烧的粥……至于鸡嘛,是从市场找到的……我也没想到,在那边竟然可以找到尼罗河滩上放养的鸡,原本还担心味道不好,没想到比大农场流水线出品的白羽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