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清炒天鲜,来自自然(2)(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8 字 2022-08-22

林小麦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于她看到了门口上菜的伙计。都是一块干活的自己人,伙计来上菜的时候,大家也很自然地站起来帮忙搭把手。相互道过了辛苦之后,才又纷纷坐下。

粗瓷碟子大椭圆,也就是意思意思的摆了个盘,扎扎实实地堆着砍了大块的乳猪。远非酒楼里切成麻将牌大小的精致成品可比。看到堆头如此扎实, 就连林小麦,都有些发愣。

麦希明对着烤乳猪一顿拍照,卞赛看着他,很理解地说:“这是存档呢?麦总先吃了,尝尝味道。如果觉得合口味了,我把我们家的酱汁配方原样奉上。只要您用得着, 我很乐意!”

看着卞赛夹到自己碗里的烤乳猪, 那是一块排骨,筷子般粗细的肋骨, 上面附着一层软肉。一端起碗,那肉微微颤抖,连带着上面金黄脆薄的外皮一起。

把一碟子酱汁推到他面前。卞赛笑容柔和:“记得沾我们的白芥末汁来吃。”

麦希明问:“这就是你们保持信心的原因?”

林小麦说:“不是的,老板。你说得没错,通常来讲,烤乳猪一定要趁着新鲜烤出来之后热吃,这样才会保持外皮酥脆肉质香滑的最佳口感。所以在外面卖的烤乳猪,如果出炉之后一时三刻卖不完,就会放在加热灯下面照着,保持温度和口感。但是……卞大哥用的是很少见的脱水法,在乳猪脚爪金黄,火候即将大成之际,用酸柑叶迅速扫了一遍,进一步收干了乳猪表皮水分。这么处理过的烤乳猪,就能够在常温下稍为放久一点了……”

给林小麦碗里也放了一块猪精肋,卞赛大为赞赏:“小麦真的是博闻强记,连酸柑叶都知道。我以为这些乡下人的老土手段, 不入城里老字号传人的法眼呢。”

林小麦顿时半站起身子,对卞赛欠身道:“怎么可能……我不懂的事情太多了,这才哪到哪呀……”

麦希明问卞赛:“卞姐,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卞赛说:“当然有好处啊。你知道粤人祭祖拜神,都有用烧猪的习惯吧?就用清明节来举例吧,这边扫墓,还是要到山上拜祭的,叫做拜山。那是一房人里最齐整的时候,有时候比过年还人齐。所以又有句老话叫——‘有话留着拜山说’,一来是在祖宗面前,有所忌讳;二来,就是人齐整啊。而在山区里,爷爷的墓和太爷爷的墓,有时候得隔着一个山头,等全部山都拜好,得大清早出发,走上一整天。那烤猪由精壮男丁扛着,天亮到天黑, 下山吃团圆饭。用这种法子处理过, 就能够保持乳猪外皮酥脆的口感了。这叫先人享受过,子孙也享受, 两家都得着。”

用半咸不淡的粤语说着粤地风俗,卞赛娓娓道来,就连林小麦都惊讶了,大为叹服:“卞姐你厉害啊,如果说土著知道这些,不奇怪……可您是外省来安家的诶,可见是真正的融入了本地了……这些我们也是回乡下拜山的时候听大人们说的。我们乡下的环境还不错,都是良田,所以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买烧猪的习惯了。当然咯,那些其实都挺大了,口感远远比不上现在精选优质良种乳猪啦!”

卞赛看了她一眼,眯着眼睛微微一笑道:“你知道得挺多,那么你吃过白芥末汁没有?”

话音才落,麦希明皱着眉头,嘶嘶吸气,说:“厉害!这种酱汁……很够劲道!而且味道层次很丰富啊,不光只是芥末的辛辣,入口是清爽的,很好地突出了乳猪的肉香味。它的辣味是后面才越发浓烈的,正好解除了咽下乳猪之后,唇齿之间无可避免残留的一点点油腥……简直是天作之合。唯一有点点遗憾的,就是少了幼砂糖的咔嘣脆口感。对于喜欢那种口感的老饕来说,恐怕不会选择这种酱。”

细细地又嚼了一口,麦希明点点头,越发肯定地说:“对。它的对标酱汁,应该不是白砂糖。而是平时蘸烤乳猪用的那种酸甜汁。作为一种替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