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二十八杂,箬叶隔渣(1)(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6 字 2022-08-22

看了看浑身上下不习惯的麦希明,林小麦抿嘴一笑,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老板,你还没有适应山民的热情好客么?”

麦希明说:“我听说这边山里自古以来,以土匪出名。所以……嗯……呃……还真的有些意外。”

看到他难得地面露尴尬羞愧之色,林小麦哑然失笑。麦希明忙找补道:“别笑,别笑。是我的刻板印象了。这种灰不溜秋的水能煮粽子么?如果放在中世纪,果断的女巫……”

林小麦说:“制作方法你没见过,不过……我估计你应该吃过。就是那种黄黄的粽子,很爽口的,沾白砂糖吃的。似乎是我们粤地一带才有,就算是粤地一带,叫法也很多。”

她这么一说,麦希明恍然道:“噢,我想起来了。我确实吃过,我喜欢豆沙馅的。——所以,这个锅里煮着的,就是它的原料?这是什么道理?”

林小麦笑道:“这可问倒我了,我家从来不包粽子,都是蹭的邻居家的。好像从小到大,也没有缺过粽子吃。我也是喜欢吃灰水粽,不过喜欢没有任何馅料,纯糯米的,我问过七婶怎么做,七婶也答得很含糊。正好今天开开眼界。”

正说着话呢,那边卞赛跟那少妇阿青聊了几句家常,招着手招呼俩人过去。卞赛对阿青介绍道:“这两个都是我的朋友。麦总,林助理,她叫阿青,她一嫁过来就和我们做邻居,好几年的街坊啦!”

阿青笑嘻嘻地跟大家打招呼,丝毫没有生怯之意,林小麦问起,才知道原来阿青之前也是在城里打过工的。现在孩子还没断奶,所以没有出去工作,在家里照看老人孩子。

在粤北、粤西等地,像阿青这样的人有很多。

卞赛说:“我们刚爬完山,借你家歇一歇就走。顺便看看奶奶做粽子……一会儿新出炉的,帮我拿二十个。我要好的。”

她说一句,阿青答应一句,最后笑着说:“那还用说,肯定留好的给老板娘啊。您稍等一下,那粽子还在锅里,我去把它们捞出来晾一晾,你们好带着走。”

一边说,一边反身走出了厨房,往斜对面的堂屋里去了。

麦希明就问:“他们这儿卖的灰水粽……多少钱啊?我曾经在某个酒楼的茶肆尝过,一条光身沾砂糖的,价格等同大点。”

卞赛伸出两个指头,说:“你猜?”

麦希明自然摇头,林小麦却回答:“两块钱……”

“这么便宜!”麦希明吓一跳。

卞赛还是摇头,笑了笑,说:“两块钱,三条……一块钱一条。”

卞兄说:“灰水粽卖得便宜,实际上做起来很多工序的。讲究点的比如小蝶这家,树杂都是新鲜到山里砍了。讲究的是要有‘三果三叶,长短齐,老少配,松针引,蕨草围。其余杂兵凑一起。’就是说,要有三种果木,三种硬阔叶树种,一样极老树,一样当年小树。松针、蕨叶……等等,其余的,视具体情况凑齐二十八种无毒可食用绿植。趁着四月底清明雨才走,龙舟水没到那阵子出太阳的天气……彻底晒干,再用松针为引,一把火烧成树杂灰。”

看着阿婆锅中煮着嘟噜冒泡的草木灰,林小麦说:“这锅草灰,就是树杂烧出来的了吧?真没想到,我喜欢吃的灰水粽,竟然是真的‘灰’水……我以为是食用碱加色素染色的呢。”

卞兄呵呵一笑,说:“对啊,就是灰啊。实实在在,没花巧功夫。烧好了树杂之后,凉透了,入锅煮。我看这锅树杂煮得差不多了,该过滤了吧——先用竹箩后箬叶,灰水三遍方可清。这些都是附近老人家留下来的顺口溜,我妹留在这地方不如我多,反而我知道,她不知道。”

林小麦大为佩服,且越发对那锅灰不溜秋的东西感兴趣,站起身凑过去看,说:“闻着好像也没什么异味,反而有点儿草木清香。我以为会很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