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悬崖金钗,甘为绿叶(1)(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7 字 2022-08-22

林小麦笑吟吟地说:“哎哟,老板啊。凭你的姿色,要找个富婆也不难啦……”

鸡啄米似的点头,林佳茵疯狂赞成:“对对对!”

看着她们姐妹俩嘚瑟的样子,笑靥如花,麦希明很无语。索性不理她们,扭脸看着刘师傅,刘师傅笑了笑说:“有时候为了吃到好东西,是要付出必要代价的咯。不过你放心,剩下的花妆虾也不会浪费,会立刻烹饪成菜,作为特别菜式推介别的食客。每卖一份都是纯赚!”

程子华不禁说:“真会做生意。”

麦希明却对此表示理解,拿起茶壶给刘师傅和九爷续上了热茶,说:“程总监是技术性人才,钱到了他那地步,自个儿就可以挣钱儿子了……所以不大通晓具体经营有多难。”

很是羡慕又很是敬佩地,刘师傅说:“那样才好啊,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少人羡慕不来。”

程子华谦虚道:“哪里,哪里。我想要请教一下……这道菜的工艺是怎么做的?我仔细观察过,外面的这一层青果,似乎没有用模具来制作的痕迹……”

刘师傅笑着说:“很简单,这是用竹匾泛完之后,人工手捏的。这是‘美人拢秀发’的手法,练这门功夫的师父,从拜师开始,就每日练手指的灵活度。从最简单的扯麦芽糖龙须糖开始,直到最后能徒手把生鸡蛋剥开壳儿,且不破坏蛋皮薄膜……才算是功夫到家。这种手工,比一般的工具模具还要精细微妙些。”

用勺子一个海底捞月的手法,刘师傅把一个果子底朝天抄了过来,展示给众人看那底部淡淡的一道痕迹。

“收口的痕迹在贴着碟子底部,然后上蒸笼蒸,所以就不显眼了。这原本是粤西用糯米粉做水榄的工艺。诗房菜师傅改良了材料,加入了三种柑橘搭配的柑橘酱料和入面团中,口感就变得越发轻盈清爽。”

坐在刘师傅上首的九爷显然十分喜欢这道菜,吃掉了一个,意犹未尽,用勺子和筷子配合着又拿了一个。看到那摆盘上的配菜,夹起一根来,“是新鲜的石斛?以前没有这玩意儿的,都是团好了晒干,然后用来煲汤。清热解毒,夏天煲猪骨一流。”

依言把石斛叼在嘴巴里,细细咀嚼吮吸汁水,再吐掉。九爷点点头,说:“果然,嗓子眼里带着一股凉意出来了。”

刘师傅说:“我家院子里种了很多……石斛不光好吃,花也好看,姹紫嫣红的。我闺女说,石斛兰的花语是‘父爱’,所以费劲巴拉的给我从全国各地买石斛品种,还教我怎么种。我看种着好玩儿,有些品种还能产石斛,可以煲汤煲粥什么的,就学着种了。谁知道现在轮到我种上瘾了!”

眼珠子转了两转,林小麦忽然想起一事,说:“我听梁伯伯说起……从前鲜石斛只能野生,而且它喜欢长在岩石壁上……又叫‘金钗’。在粤、湘交界的山上所产品质最佳。石斛附近,往往有鼯鼠或者蝙蝠生活,采药人用绳索把自己吊下去采石斛的时候,很容易就惊动了这些小生灵。鼯鼠攻击性很强,啃绳扑面,一不小心人就会摔到山崖下面去,所以在那边自古以来流传着‘神鼠护金钗’的传说。用命换来的石斛,比金子还贵!这人工种植的话,成本就低多了吧?那么药用价值会不会有变化?”

同样地也夹了一支鲜石斛放进嘴巴里咀嚼,刘师傅笑着说:“人工种的,品相肥大,甜味重而药味淡。野生的会又瘦又长,韧性足而药味重。如果不是有药用的需求,只是煲汤煲粥,甚至现在这样摆盘用,人工种的就足够啦。世界上哪儿来那么多野生!再说了,鼯鼠现在数量越来越少了,我们也不缺这口吃的,也莫要造这孽啦……”

九爷张大嘴巴,一口一个吞了,嚼了一气吞下,比了个大拇指道:“喂,这样吃好吃!所有味道混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层次丰富,越吃越有滋味。好好味啊——”

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