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家无情(1 / 4)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4313 字 2023-04-27

应天城到了最热的时候。

热浪就在人们的眼前,在大街小巷之间,如同浪涌,袭面而来,让人生不出半分走出家门的想法。

似乎这样的天气,正是为了配合朝堂之上如火如荼的新政。

每一日,身负皇命的锦衣卫缇骑,狂奔在何处城门内外,往城外的官道尽头狂奔。

朝堂之上随着文渊阁成员的最终确定,六部等衙门官员的重新调整,已经仅存不多的观政进士充入要紧官缺。大明的中枢,也在短暂的停摆之后,以最大限度的去继续运行起来。

而当文渊阁发出一份有关于,暂取在京举人充入各部司衙门,以固朝政运行,且不耽误限制举人在今岁加急即将筹办的第一次考公法实行后,整个应天城里汇聚的举人都疯狂了起来。

朝廷给钱给粮,他们又能够提前熟悉朝堂衙门的内部运行。且隐隐又传闻,凡是在此期间为朝廷效力,来日考公各部司衙门时,还会另有一份加分考量。

在如此多的另一种优待下,从文渊阁下发,负责此事的吏部衙门,那门槛几乎都要被汹涌而来的举子们给踩平了。

当那日皇帝的旨意上说大明朝未来的考公法可以下放到举人一层,当时的举子们就已经燃起了无尽的雄心壮志。

现如今,又哪里会让让人抢先拿到那加分的资格。

一时间,应天城里倒是多了一副,天下英才尽赴君前效力的画面。

朝廷里的事情,便是千难万难,也终归有解决的办法。

眼看朝堂中枢逐渐稳定下来。

应天城西,临江的龙湾码头上,早早的就被皇城兵马司清场,随后是上直亲军卫入驻,最后才是锦衣卫簇拥护卫着一行人,自西华门那边到了码头上。

此间尚且时早,不过拂晓刚过,昨夜里的露水微凉,风吹过江面亦是让人还觉得不曾到了盛夏。

码头边那一条条宛如手臂,从陆地延伸进江水中的栈桥,拥抱着几艘渡海大舟。

十二支桅杆的主舰,让人望一眼便知晓这是大明最先进的造船工业结晶。

凉风习习,江水混着露珠,在栈桥和码头之间飞舞。

朱高炽双手团在袖中,缩着双肩,试图让自己的受风面更小一些。

他的目光从身边的熥哥儿、炳哥儿身上移开,看向那些正从走江船上,被押入渡海大舟上的孔家人。

“锦衣卫最新的消息,孔家南北两宗,直系三族之内的人尽在此处。三族之外九族之内,那些人被夺了一切,自山东道登船,发往真我大军,以为开采金银之用。”

朱高炽说的很是小心,每一个字都考虑许久才会说出口。

这不得不容他小心谨慎,实在是孔家人太多了,和孔家有关联的人更多。三族之内基本都是血亲,这些孔家人是要在今天从应天城龙湾码头,按照皇帝的旨意,被押往交趾道那边,以及欧罗巴诸国。

便只是这些,人数也已经有数千人之众。

而那孔家九族之内的人,也更是高达数万。

朝廷眼下实在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海船,白白的耗费在押送犯人的事情上。最终文渊阁一番商议,奏请了宫中,才有了三族之外九族之内的人被送往镇倭大军处,为大明开采金银矿藏。

这些人此生都别想再有踏足中原之地的时候了。

朱高炽心中很清楚,他这个姓再也不可能容得下孔家重回。

那可是数万人啊。

朱高炽也只能在心中感叹一番,国家新政初开,一项项革新举措推出,便是数万人的命运,在这个大争之世也显得格外单薄且无足轻重。

已经穿上一身副千户装束的朱尚炳却是不以为然的哼哼了两声:“若不是熥哥儿慈悲为怀,不忍血流成河。依着我说,这数万人也就是一刀子的事情,还能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