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门(2 / 3)

珠柔 须弥普普 229 字 11个月前

奏章,命道:“趁着急脚替还未送出,速速这奏章誊抄一份,送往京都府衙,请几位都指挥前来一同商讨。”

那差官急急领命,果然当日午间就把誊抄好的折子送了出去。

等回到公署当中,见都指挥们还未到,吕贤章索性把自己几个信得过的门下一并召来,将那奏章分发下去,叫众人各做分析。

吕贤章资历尚浅,又领差至于京城,人人都晓得朝廷都已南迁,越往北越是危险,乃是拴着脑袋讨前程,但凡另有出路,都不至于拿命来赌,是以愿意投于其门下的其实资质有限。

而所谓信得过的,也仅仅是矮子里头拔高子罢了。

众人此时见了那奏章,旁的不看,先看标题,又看最后落款,见得是自东面而来,各自心中已有立场,又开始揣摩吕贤章心思。

其中一人指着奏章道:“战情不比其余,关乎千万兵卒生死,又有无数百姓,裴节度只用推测,竟还拿文字出来说话,岂不知那阜县知县乃是先皇时两榜进士出身,下笔千言不过须臾而已,全为基础功夫,哪里又会多耗什么时辰?其实不能作证!”

另又有人附和道:“正是如此,或许阜县来信当中多有夸大,却未必全不能信,如若果然有狄兵从彼处过来,朝中又全无提防,岂非酿成大祸?”

再有人道:“确实过于武断了,裴官人自恃才干,行事难免不够仔细,我等虽能听取其中精华,却也不能尽信,当要……”

此人话未说完,忽的被边上人用力拽了一下,先还没有反应过来,刚要继续,又被用力往胳膊处掐了几下,一时终于醒悟,连忙转头,果然见得吕贤章阴着一张脸独坐案边,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他只好噤声。

吕贤章这才抬起头来,一一去看房中门客,手中抓着茶盏,问道:“方才话语,是出自你等真心,还是多为敷衍?”

众人语塞。

吕贤章又道:“我自认虽不至于肚腹能撑船,却也从来就事论事,持身以正,北面而今由我坐守后方,便不会拖半点后腿,你们也不必瞻前顾后,瞎做揣测,更不必把我当做那等小肚鸡肠的,只听得进旁人坏话,看不见好处。”

他把话撂完,忽的问道:“一样得了阵前奏报,东面为什么就能当即做出反应,又能从中分辨真伪,京中就只能筛选汇集,全不能做半点有用之事?”

“筛选分类这等简单事务,只要通识几个大字,谁都可以做到,能抵多少用处?将来把你们置于前线,若是上官要做决策,难道就把这东西给他?”

吕贤章茶盏也不拿了,一面说着,一面从袖中取了一物出来,掷在一旁案几上。

诸人纷纷望去,都觉眼熟——原是他们先前报上的奏章。

自己写的东西,自然知道里头都有多少内容,又有多少得用,于是人人都做闭气垂头,不敢搭话。

眼见一干人等这般反应,吕贤章心中暗叹,却也晓得能力所限,再做逼催也无用,只好指了指众人手中誊抄的奏报,令道:“东面如何写的,怎么得的这般结果,你们便是一时不会,难道一世不会?便不能学?不能依样画葫芦么?”

许久,才有一人壮着胆子道:“好叫参政知晓,学是不难学,只我等不曾打过几次仗,也怕说错,另还有一桩——其中所说未必全然是真,一旦有了出入,东面自是不打紧,参政却要顾及蔡州言语……”

这话已然十分直白,将吕贤章此时尴尬全数点破。

——裴雍手握重兵,又有西北为凭,哪怕说错做错,只要脸皮够厚,难道蔡州能把他怎么着?

可吕贤章却又不同,一旦有错,大把人等着纠错,便是一时无人捉出来说话,也怕将来成为隐患。

吕贤章阴着脸站起身来,道:“我既肯北上京城,岂是那等只顾自身,不顾全局之人?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