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苦其心志 第二十章 一窜糖葫芦(1 / 3)

春秋煮酒 对韭当割 3489 字 2022-09-16

枯僧盘坐树下,树上一枚泛黄的菩提叶被风带离树梢,像个离了长辈唠叨的孩子般调皮地打着旋儿,忽远忽近,最后不情不愿地正落在枯僧那摊开的扉页上。

枯僧轻轻捻起那枚菩提叶。

滴答,那书页湿了一角。

曾几何时,那个意气风发在乡里多有名望的新举孝廉,鲜衣怒马,仰头看着那城门上修缘县三字,是何等倨傲,心中早已经有了那致君尧舜上的宏伟愿望。

那位刚刚及冠的儒家门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再之后,就走马上任,成了修缘县一地的父母官。

后来,受藩此地的那位藩王偷偷招兵买马,一场叛乱就在这片大地上展开。

大势上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成了一座山。

随着战争而去的,还有这个儒家门生的苦心经营。

在那之后,整个修缘县就成了一处戴罪之地,也成了那位儒家门生的囚笼。

待树下枯僧从回忆中收回思绪,那本被他小心翼翼珍藏多年的儒家孤本已经湿了大半。

谢崇心念一动,合上了摊开在手中的书籍,恰好此时,一个白衣少年正从大殿后出来,对着树下的身影恭恭敬敬地做了一揖。

“多谢相救,如此大恩,晚辈不知如何答谢。”

来人正是从禅房出来的曹沫。

谢崇未回头,声音有些飘忽。

“其实,确如那位孙老邪所言,在这之前我是打算作壁上观的,我甚至还天真的想看到这座城在丢失那道因苍天无眼而降下的文运后逐渐破败的景象,看着这里成为废土,看着这里所有人会不会在回过头后有懊恼,会不会有愧疚。”

曹沫看着那个身形枯槁的身影,并未打断他的话。

“不过后来,我改变了决定,你知道为什么吗?”

谢崇起身,将手中捻着的那枚泛黄叶片递给曹沫

“因为,你来了,我在你身上找到了答案,原来人心可移,愚昧可化,我原先是对这整个修缘县失望,乃至对这个天下也是不满意的,如今看到了你,我觉得可以没那么失望了,在这就暂且用你给我的答案提醒你一句,切记,你走的路很好,你没错。”

听到谢崇这句话,久久未开口的曹沫没来由接上一句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多谢前辈为我答疑解惑。”

随即,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闲云寺中,那一大一小两株菩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树下一枯僧一儒生相对行了一礼,儒生合十,枯僧作揖。

……

“吱呀”,那扇厚重的寺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一位模样出众的白衣少年从寺庙里走出。

白衣少年扶起了那对正对寺庙虔诚磕头的夫妇,两人正是在那之前差点被妖人夺去文运孩子的父母,白衣少年正是曹沫。

曹沫将这对额头上已经可见血痕的夫妇扶起。

“能看看你们的孩子吗?”

那对夫妇刚受了那一劫难,此时却再也不敢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轻易交给别人。

曹沫见两人不相信自己,无奈解释道

“我只是想看看孩子有没有受那妖人的邪术影响,况且,是谢崇大师说他要亲自为孩子祈福驱邪。”

听到曹沫这样说,夫妇两对视一眼,轻轻将怀里的襁褓递给了曹沫。

曹沫低头看了一眼,才出生就差点遭受大难的孩子此时睡得不太安稳。

曹沫从怀中取出刚刚谢崇递给他的那枚树叶,轻轻抵在孩子额头上,那片叶子在接触孩子的一瞬间,立马变成了一团携带着浓郁灵气的光芒没入孩子神庭。

待那团金光完完全全注入了孩子神庭,不消片刻,原本睡得不太安稳的孩子立马安静下来,邹着的小脸也有了笑意,脸色也红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