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新人,旧人。(2 / 3)

,“你这样的人,正是国家肱骨,孤信得过你,无需请辞!”

“不可,不能为臣开此先例!”张善神色愈发郑重起来,“一地布政一省首官,臣即为外戚,再掌权柄,恐遭人非议............”

“身正不怕影子歪,你勤勉做事,管别人作甚?”朱允熥笑道,“哦,若孤娶了你女儿,你这样的臣子,就要回家避嫌养老?若你手握权柄,就是不守臣道,别有用心?”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国家用人之时,你自诩为读圣人学之人,何必在乎这些节。”

“再,外戚做大,乃是皇家昏庸。你看皇爷爷和孤,哪个是昏的?”

“你不过是文官布政司,又不是边关大将,何以心到这个地步?”

“浙江的事,新政也好,税收也罢,刚刚走上正轨,你就要给孤撂挑子??”

这番话,得极重了。

张善赶紧道,“臣不敢!臣只是............”

“没有只是,你放心去做,家事国事孤分得清楚!”朱允熥起身笑道,“不要这么谨慎微,太过谨慎微反而不美,明白吗?”

人都不是圣人,谁心里没有权柄之心。

张善请辞是真的,但也有几分隐藏的落寞。此时听朱允熥如此来,心中感激不己。

“臣,谢殿下隆恩!”

~~~~~

坤宁宫,寝殿之中。

赵宁儿坐在罗汉床上,笑看着襁褓里熟睡的六斤,眼中满是母性的光泽。

赵氏捧着鸡汤进来,正看到自己的女儿浑圆雍容的侧脸。忽然发现,现在的女儿,早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只是这种不一样,她这个做娘的,却不知道怎么。反正就是,就算她是做娘的,可在女儿面前,也要低下不只一头。

“闺.........喝汤了!”赵氏进门笑道。

“都了,您别忙,宫里什么都有!”赵宁儿让身边的嬷嬷,把汤接过来笑道,“您进来陪女儿己经很好了,这些事自有别人去干,烟熏火燎的,宫里规矩还多。做点吃食,恨不得八百双眼睛盯着,您何必亲自费事呢!”

“外人炖的,哪有我炖的好!宫里的厨子也就那么回事,鸡老鸭瘦炖出来的汤也就看着好看,一点都不香。你看我炖的,上面都飘着油花呢!”赵氏低头道,“我这做娘的,伺候自己女儿月子,不是天经地义吗?”

着,又看看赵宁儿,“当年你大姐坐月子的时候,也是我去伺候的!你快趁热喝!”

赵宁儿也看看母亲,神色微微动容。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家人皆是臣。

轻轻喝了一口鸡汤,赵宁儿心中感伤,岔开话题道,“咱家老三也到了上学的年纪,要好好请个先生教,可不能教成纨绔子弟来!”

赵家老三,是赵家唯一的嫡子。

赵氏赶紧道,“我心里正为这事发愁呢,入冬的时候跟你爹请几个有学问的夫子,可是咱家毕竟没啥人脉,请的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着,心的犹豫着道,“前几日,曹国公去家里了,你三弟呀,要是愿意可以去他们家里上学。”

“曹国公高门大户的,家中夫子好几位都是翰林学士。他的嫡子比你三弟虽然大些,可正好在一起作伴。他还,他李家和咱们赵家,不是外人...........”

“嗨!”赵宁儿微微一笑,“早听殿下过,这个曹国公是个满身心眼的人,早先我还不信,现在听了,他满身心眼都是客气的!”

赵氏对有些事一知半解,可赵宁儿却心里清楚。

她的弟弟未来可是正经的国舅爷,要是和他李家的嫡子一块读书长大,那么是什么情分?

她赵宁儿是东宫正妃,诞下东宫的嫡长子,就那么一个亲弟弟。

“你别拒绝,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