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抓人(2 / 2)

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如今的社会,灵活变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中之重,不懂得变通无论走到哪里都混不好,容易受到很多人的排挤最终导致失败。而海瑞却是这样一个例外,他固执到极点,但却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海瑞幼年丧父,行为处事极其稳重。这让海瑞有着常人难以拥有的自制力,自号“刚峰”,就是要刚正不阿,和大山一样。

靖三十二年,海瑞当上了人生中第一个官,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在他上任以来,严明纪律,整顿学风,在很短的时间内,海瑞的名声传遍了当地。嘉靖四十一年,海瑞终于当上了知县,看到这里富者享百亩之田,而穷者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海瑞心急如焚,立即下令重新丈量土地,规定赋税。这样当地的百姓负担减轻,许多流亡外地的百姓闻讯也回到故乡。

海瑞自当知县以来,明断疑案,深得民心。又生活节俭,吃粗粮糙米,手下的人见海瑞这般,知道跟着海瑞没什么油水,离职的离职,出逃的出逃,留下的只剩那么几个海瑞还在自己的工作场所种菜自给。

有一次海瑞母亲祝寿,海瑞破例去集市买了二斤猪肉,这下可成了大新闻。浙江总督听闻奔走相告“海瑞买肉了!买了两斤!”可见海瑞为官有多清廉。

实际上真是这样么,据海瑞有了名声之后上任淳安知县。他在任上确实大有作为,可这自然也无形中触动了当地大地主们的利益。

于是,这些大地主们联名上书,海瑞为官清廉在的淳安县着实屈才。于是,在众人联保之下,又去了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

兴国县一看这不行啊,海瑞来了大肆为民谋福利,还搞出什么平赋税。再让他在任上这么干下去,他们的油水岂不没了。

于是,兴国县的富商大儒们,又联名上书保送,将海瑞送了上去。就这样,海瑞一路高升。

当然真实情况无从考究,这些都是朱慈烺听闻身边的老太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