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江上潮来浪薄天-15(1 / 3)

“三千?他们宋家哪来的那么多人?”冷征疑惑的自言自语。

马翼却比他更加了解情况:“宗族字第,氐人羌族,再加上那些小月氏的白眼狼,足够凑出三千人马了!”

一旁的苏宁问道:“这小月氏世受国恩,怎么会选择和宋家沆瀣一气呢?”

冷征倒是对其中原委门儿清:“陛下都已经穷的卖官鬻爵了,哪儿还有什么国恩给他们?”

原来是财政危机给闹的。那明年他苏宁就进一趟东都,甩出几吨金银铜铁丢给皇帝老儿,弄他个太守郡尉回来做做,就当赞助一下可怜的皇帝刘恒了。

也亏他还有这闲情逸致,后面追兵的射程都够咬到他的狼尾巴了。

如此奔行了差不多十多里地,他的这种情绪才慢慢消散,因为他发现,貌似冷征等人有些坚持不住了。他打眼一瞅,好像只有前边的一片树林能暂时安歇一下,可那样的话,必然会被追兵赶上的,在这里被围攻的话,那就只有拼命一条路了。

拼命就拼命吧,再这样跑下去,估计连命都没的拼了。

于是他说道:“实在不行,我们凭此坚守吧。”

杨大眼撇过脸来:“坚守待援吗?等梁鹄,我怎么觉得不靠谱呢?”

关羽也是闷哼一声,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显然也信不过梁鹄的军事素养。

苏宁长叹一声,为那只老鸟在精神上递去一根烟,然后用意念打火机为他点燃,至于他知不知道猛吸一口以便引燃烟卷,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然而就在众人腹诽梁鹄的时候,一位瘦削老者的出现,瞬间把他们左右脸颊抽了个遍。

只听那位老者一边招手一边喊道:“有朋,再快点,到为师这边来!”

苏宁大喜过望。果然给老师发烟还是有用处的,前世学生生涯的坎坷是不是和这有关啊?那这辈子一定得改正哈,回去就给梁老师不上已核实体烟。

精神烟卷?有个毛用!

兴奋地带着众人跟随梁鹄绕过那片树林,来到斜后方的一座山求旁边,苏宁才发现,山腰和山丘下都占满了蓄势待发的士兵。亲爱的刺史大人竟然为湟中义从准备了礼物,真是出乎意料。

其实出乎意料的不光这一点,当他转过头去看向追兵的时候,才发现刚才看似平静的树林中,竟然隐藏着密密麻麻的弓箭手。

“这是谁的手法?竟然如此高明,我是一点也没看出来啊。”

听到苏宁的惊讶,梁鹄很得意地说道:“我知道所辖汉军缺少精锐,所以去请了位统兵高手过来。那人是我的一位世侄,不知你听说过没有,叫麹义!”

苏宁听到这个名字,激动地又一次高呼某位葡萄牙球星的名字:“纳尼!”

这位后来在界桥之战等战役中大放异彩的将领,竟然是梁鹄的世侄,苏宁猛然间觉得两者有些画风不搭呀。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原本的历史上,麹义在早年间游荡于凉州,学习了不少羌人的战法,而后前往冀州发展,最早的记载是在韩馥帐下。

然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有一个老家伙的人生轨迹,却是和他相类似的。那个人正是梁鹄。

梁鹄在184年凉州之乱以后,被刘宏调回朝廷,不久出任冀州刺史。如果他们两人早有交情,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梁鹄的提携可能帮助麹义度过了最艰苦的基层时光。

至于历史上没有记载,自然是因为这等小事儿入不得史官们的法眼。他们的眼高手低,让很多史实模糊不清,以至于有些分类——比如苏宁专攻的技术史——之中,但凡只言片语,都要称之为珍贵史料了。

吐槽了一番古代苏宁之后,苏宁将注意力转向林中伏兵。追兵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伏击圈,而且看样子也没有察觉周围异状,还在闷头向前疾行。

林中指挥